内容详情
育骨干 开夜校 活阵地
连云港市总织就职工文化“幸福圈”
本文字数:1077
“下班去夜校上个兴趣班,周末到文化宫参加排练,工会的文化服务太贴心了!”这是连云港市许多职工对工会文化工作的真切评价。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总工会将文化惠民列为宣教工作重点,聚焦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以文体骨干培育、夜校课程供给、阵地效能释放为抓手,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职工文化服务体系,让“娘家人”的温暖浸润职工心田。
骨干培育强根基,文化种子广撒播。市总工会精准对接基层文化需求,精心开设文体骨干培训班,课程涵盖经络养元操、飞镖运动、手机摄影等项目,兼顾身心健康与技能提升。通过邀请专业教练现场授课、手把手指导实操,帮助职工快速掌握技能要领。全年累计开展培训500余人次,一批懂技能、善组织的文体骨干脱颖而出,成为活跃在基层的“文化火种”,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有效夯实了职工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
夜校点亮“八小时外”,多元课程受追捧。针对职工业余学习需求,市总工会打造特色职工夜校品牌,推出茶艺、篆刻、匹克球、太极、电吹管等热门课程,既有传统技艺传承又含新潮运动体验,形成“职工点菜、工会配餐”的精准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夜校已顺利开展近30期培训,吸引千余名职工踊跃参与。夜晚的教室墨香袅袅、乐声悠扬,职工们在忙碌工作之余充电赋能,不仅收获了技能更拓宽了社交圈,让“两点一线”的生活焕发新活力。为进一步提升夜校吸引力,市总工会还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收集职工反馈,新增短视频剪辑、家庭烘焙等贴合当下需求的课程,同时联动本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行业技术能手担任讲师,让课程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厚度,不少职工感慨“工会夜校比商业培训机构更懂我们”。
阵地焕活聚人气,文化服务零距离。依托工人文化宫核心阵地,市总工会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其中舞蹈房成为职工最青睐的活动空间之一。目前已接纳14支职工舞蹈团队常态化入驻,涵盖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等多个类型,累计排演616场,服务职工达20300余人次,舞蹈房里的舞步与旋律,成为港城职工文化生活的生动注脚。此外,市总工会还对文化宫阅览室、健身区等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亲子阅读角、智能健身设备,推出“文化惠民开放日”活动,每逢周末免费向职工及家属开放,平均每周接待职工家庭超200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阵地向基层延伸,在重点企业、产业园区设立“职工文化驿站”,配备书籍、棋牌、小型健身器材等,解决职工“就近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让文化惠民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职工身边。
从文体骨干培养到全民参与,从特色课程供给到阵地服务,连云港市总工会以扎实举措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他们将继续深耕职工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通讯员 徐燕华 特约记者 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