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情暖“新”间 爱满“双节”

“娘家人”拉满新就业群体“幸福感”

    本文字数:1115

本报记者 陶睿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却常常因工作繁忙而无暇享受各种假日时光。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南京不少基层工会在发放月饼及节日慰问品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关爱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社区联合工会在户外劳动者工作驿站开展“致敬户外守护者 中秋驿站共团圆”中秋节主题活动,让户外劳动者在制作月球灯的过程中缓解平日的工作疲劳。

活动当天,工会志愿者给户外劳动者及其子女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分享中秋节的民间故事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月球灯的涂鸦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大家便两人一小组开始制作月球灯。他们拿着素白的月球灯,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图案,小心翼翼地为月球灯涂色,并相互帮助和鼓励。制作完成后,桌上摆放着各种不同的“明月”,如同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中秋节日氛围提前拉满。

秦淮区月牙湖街道富丽山庄社区工会在辖区内的顺丰快递点,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皮月饼DIY活动,将服务与关怀精准投递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让平日里风雨无阻的“小哥”们放缓脚步,提前感受节日的温馨。

活动现场准备了冰皮粉、豆沙、莲蓉、奶黄等丰富馅料以及各式各样的月饼模具。“小哥”们化身“糕点师”,围坐在一起,揉面团、包馅料、压花形,一片欢声笑语。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精美、色彩缤纷的冰皮月饼便新鲜出炉。“平时都是我们给别人送东西,今天社区工会专门为我们举办活动,心里感觉特别暖。”一名快递小哥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开心地说,“虽然中秋节可能还要在路上奔波,但能提前和同事、社区的朋友们一起做月饼、聊聊天,就像回家了一样。”

城市的温度,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家的归属感。用心守护,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城市运转注入的新活力。“没想到送外卖也能加入工会大家庭,还能当流动网格员,这份认可太暖心了!”在鼓楼区小市街道小市新村社区工会联合会举办的“情暖中秋迎国庆,共联共建心连心”活动现场,接过流动网格员聘书的外卖骑手王师傅难掩激动之情。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流动性强、服务需求多元的特点,小市新村社区工会联合会联合社区网格,创新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赋能计划,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颁发流动网格员聘书,邀请他们以工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治理,依托日常配送中的“移动探头”优势,通过“随手拍”上报网格内飞线充电、楼道杂物堆积等安全隐患。活动现场还启动了一分钟公益行动,倡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配送途中顺手做公益——帮高龄老人扔垃圾、提醒居民关窗、告知独居老人天气变化,在日常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从“城市奔跑者”到“城市合伙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共同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