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淮安区“15分钟服务网”暖“新”无忧
本文字数:685
本报讯(通讯员 杨玉洁 秦志贵 卢克余)“跑单最怕三件事:手机没电、口渴难耐、小孩放假。这些烦心事工会都替咱解决了!”近日,在淮安市淮安区万达广场工会驿站,外卖骑手小孙的话里充满感激。
近年来,淮安区总工会以“工惠圈”为品牌,串联起康乃馨服务站、司机之家和工会驿站等站点,构建“15分钟可达”的便捷服务网络,临时休憩、冷热饮水、食品加热、手机充电、读书看报、法律咨询、应急药箱、补胎打气……劳动者“在路上”的燃眉之急均可一站式解决。
该区总工会还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培训课堂、学历提升通道、安全知识讲座、心理辅导支持、法律维权窗口“一圈通办”。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席春花通过参加“求学圆梦行动”提升了学历,工会又给她发了补贴。“没想到干物流快递行业也能一路‘充电’,让我圆了大学梦,以前想都不敢想。”捧着毕业证,席春花高兴地说。
工会的服务不止于夯实硬件基础,更在于精准回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切。他们举办暑期“小候鸟”爱心托管班,让孩子增长知识,缓解职工子女照护之忧;每季度举行集体生日会,用暖心陪伴增强职工集体归属感;免费健康体检,守护职工健康。“以前最怕娃放假没人看护,现在反而怕娃在暑托班玩得不肯回家。”快递员朱晓丽笑着说。
工会的关爱,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责任感倍增。外卖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上报安全隐患,参与城市治理;快递员担任“安全宣讲员”,在站点分享安全行车经验;货车司机频上“微讲堂”,倾囊相授安全技能。淮安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暖“新”举措,织密服务网,确保每一个服务站点都随时敞开大门、每一份温暖关怀都常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