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网上求职,先交钱?警惕假招聘,真套路!

    本文字数:830

本报讯(记者 万森 通讯员 江景轩)“原本以为是正规公司招聘,没想到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日,大四学生小周来到南京市公安局南京江北新区分局顶山派出所报警求助,称自己在短短两天内被一家外地公司的线上“HR”以试岗名义骗走2万多元。

两天前,小周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您好,看到您应聘文员岗位,请下载链接里的软件,稍后会有HR与您联系。”由于近期确实投递过简历,小周未加核实便下载并注册。随后,一名自称“李经理”的账号发来了其所在公司的资料和待遇情况,并附上一则“岗前培训”软件链接。点击链接后,小周的手机自动下载了一款名为“办公”的App。第一天“试岗”的内容仅是在App内浏览几个网页,轻松完成了任务。

次日上午,“李经理”发来消息,要求小周购买软件内网页中的股票,并承诺后续会连本带利全部返还,若不参与则将失去试岗资格。小周分三次共转账投入6098元,然而任务完成后,对方却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平台数据异常”,须缴纳3.5万元的“修复费”才能提现,否则本金将被冻结。

小周表示手上资金不足,“李经理”则迅速推送了“资金专员”。快速填写资料后,小周完成了一笔1.85万元的网络贷款,按要求完成了交易。没想到的是那款“办公”App再也无法登录,“李经理”也失去了联系。

警方表示,诈骗分子从各类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到求职者的简历信息,随后利用求职信息,点对点主动与被害人取得联系,针对求职者的简历信息,捏造符合其心理预期的“理想”岗位。再以“试岗”“培训”等理由,引导受害人下载所谓的“试岗APP”,诱导受害人完成任务,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官网、官方公众号核实招聘信息,警惕名称相似的“李鬼公司”;同时注意观察企业官网的域名、联系方式是否正规。应聘工作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要求预先缴纳“培训费”等各种费用,应谨慎对待;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谨慎下载非应用商店的招聘类APP;求职过程中,要保持与学校、亲友的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一旦发现遭遇诈骗,保留证据,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