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公安出台“十六条举措”服务经济提振消费

    本文字数:1036

本报讯(记者 万森)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激发消费活力,江苏省公安厅于9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出台的《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下称“举措”)进行解读。这些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动能,内容涵盖激发消费动能、保障消费场景、维护消费环境、便捷消费服务四大方面。

聚焦消费全链条,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出台的“举措”直面企业和群众在办事、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力求在法治轨道上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在激发消费动能方面,江苏公安机关大幅精简大型活动审批流程,压缩许可审批时限。特别是对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在同一场地举办的多场次同类型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实行“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许可”,极大方便活动主办方。为护航“夜经济”,公安机关加强对夜市、商圈、烧烤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并增加政务流动服务车上街频次,方便“上班族”办事。同时,全省合理开放4000条夜间临时停车路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群众的夜间消费停车需求。

在便捷消费服务上,创新举措亮点频出。公安机关推行公安政务“一起办”服务,解决业务关联性强但需多次跑腿的问题。针对“反复拍照”的顽疾,在南京、徐州试点公安证件照片“一照通用”改革,实现“一拍共享、一照通用”,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此外,为便利跨境商务交流,为紧急出国的企业人员开设出入境“绿色通道”,并通过增设“潮汐窗口”为“学生族”“上班族”提供延时、夜间、周末办证服务。针对长三角区域跨省交通违法处理难的问题,建立“一窗通办”机制,实现异议申辩、对账退款等业务异地受理。

营造安全放心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一个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基石。江苏公安机关在维护消费环境方面重拳出击,致力于让群众敢消费、愿消费。

在打击犯罪层面,公安机关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案”和有广泛影响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等犯罪。尤其对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街霸”“市霸”等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坚决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举措聚焦“首发经济”,严厉打击侵犯首发新品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保护企业创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公安机关开发上线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平台,为企业在线提供法治宣传、举报求助、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并通过定期推送风险信息和指导企业完善保密措施,实现从“预防—打击—挽损”的全链条保护,引导企业规范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