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先锋引领建新功 产改赋能促发展

中建一局二公司江苏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 张鹏

    本文字数:1789

中建一局二公司江苏分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扛担使命责任,坚持党对产改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先锋文化”为引领,紧扣“夯基提质、担当作为”为主题,积极构建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格局,着力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思想铸魂,凝聚产改向心力

以“源动力”学习为抓手,强化理论武装。分公司党总支带头,深入开展“源动力”集体学习研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党员骨干和产业工人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精髓要义。结合重大节日及纪念日,组织主题宣讲等群众性活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年均收获学习心得200余篇,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筑牢“忠诚担当 使命必达”的思想根基。

推动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深度融合。坚决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以“项目+支部”动态配置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覆盖,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产改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战略层定向+执行层破题”贯通模式,建立“党总支前置研究—班子专班推进—纪检督察跟踪”的闭环机制,实现党建工建与产改、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弘扬先锋精神。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围绕重大项目节点、劳动技能竞赛、关爱留守儿童等重要活动,精心策划宣传,推动竞赛成果斩获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2024年度优秀项目(班组)荣誉,全国首届“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优胜选手”等荣誉,有效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自豪感与归属感,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增强产改源动力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孵化器”。构建覆盖全员、全项目、全系统的立体化培训网络。去年开展专业系统培训54项、项目培训161项,实现技能提升全覆盖。实施“远航计划”,聚焦关键后备人才培养,选拔32名后备梯队成员进行专项赋能。落实“轮训轮岗”机制,推动分公司总部与项目人才双向流动,加速“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精耕“工匠沃土”。积极融入属地发展,目前和东南大学合作开展实质性在研课题1项、和河海大学联合立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研课题1项,持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精准培训赋能职业发展。紧密围绕一局“一引领 五集中”战略和“强总部、精项目”目标,注重技能实操和岗位证书培训,持续提升工程项目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搭建建功舞台,激发创新活力

以劳动竞赛锻造“先锋战力”。以常州水厂项目为依托,高规格承办二公司劳动与技能竞赛,将竞赛深度融入项目实施关键环节,激发工人在工程建设主战场提效创优的热情,使竞赛真正成为提升技能、促进生产的“助推器”。借创新工作室点燃“智慧火花”。深入实施“赛马争先”计划,积极培育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施工技术革新、工艺工法优化、成本精细管控等课题,鼓励工人立足岗位开展技术攻关,并推动优秀成果转化应用,让创新创效在基层蔚然成风。

聚焦权益保障,提升生活品质

坚持以职工为本,着力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设立“工会主席接待日”。建设幸福家园,提升生活品质。全力推进“十大幸福工程”落实落细,高标准创建“职工之家”,硬件上配齐生活、娱乐、健康保障设施;软件上注重“家文化”建设,开展活力健康节等文体活动、“小工匠”品牌培养、志愿服务,营造温馨家园。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暖心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提升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江苏分公司在探索产改之路上的点滴成绩,得益于坚强的思想引领、创新的机制建设、精准的人才培养和细致的权益保障。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互促,迭代升级“比学赶超”机制,完善技能提升体系,拓展产业工人成才舞台,构建多层次权益保障网络,奋力书写产改新篇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先锋力量。

小编说:中建一局二公司江苏分公司工会坚持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建立“源动力”学习机制,精心培育“先锋文化”,提升思想引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创新实施“远航计划”“赛马争先”计划,强化校企协同,精耕“工匠沃土”,构建覆盖全员、全项目、全系统的立体化培训网络,激活产业工人“成长引擎”,以劳动竞赛锻造“先锋战力”;设立“工会主席接待日”落实落细“十大幸福工程”,建设“家文化”,培育“小工匠”等品牌,让产业工人生活得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