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选好用活信息员 构筑劳资“连心桥”
滨海县总工会副主席 徐立才
本文字数:2367
近年来,滨海县总工会在省总、市总坚强领导下,把加强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工程,在“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县信息员提供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信息170余条,化解劳动争议273件,帮助职工获得经济补偿或赔偿460余万元,清理欠薪700余万元,有效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拓宽选拔渠道,组建过硬队伍
滨海县总工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选拔的范围、条件、程序,确保信息员队伍政治可靠、能力过硬、结构合理。
整合现有力量。将职工500名以上的76个企业、47个外资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成员确定为信息员,准确掌握企业劳资信息,及时调处争议纠纷。将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争议调解员等明确为信息员,发挥其熟悉法律法规、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势,为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提供重要支撑。突出重点群体。针对全县有新业态劳动者1.2万余人的实际情况,通过县快递行业协会、饿了么等工会推荐,县交通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市场监管局工会委员会把关上报,在易发劳动争议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中选聘信息员12名,发挥“移动探头”作用,确保特殊群体诉求渠道通畅。强化程序把控。制定县信息员选拔条件,基层工会结合所在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注重从企业的车间一线工人、班组长、工会干部中选拔熟悉生产流程、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在职工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作为候选人,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候选人情况,报送县总工会审核。县总工会召开专题会议,对候选人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保密意识、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确定首批192名信息员。
搭建培育平台,锻造履职能力
人尽其才是发挥信息员队伍作用的关键所在,通过教育培训、组织交流、实践锻炼等形式,全面提升信息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开展系列培训,强化业务能力。聚焦实务技能,围绕风险识别、信息采集、矛盾调解等关键业务环节,采用“集中培训+日常指导+实战演练”模式,开展针对性训练,助其熟练掌握工作技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去年以来开展 4次集中培训,针对信息员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一对一”指导95人次,给出解决方案与业务建议107条。组织互动交流,强化经验共享。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今年共召开信息员工作交流会3次,优秀信息员分享工作经验。组织信息员到东坎街道等3个镇(区、街道)工会参观学习。带领118名信息员实地参观法院,观摩劳动争议案件现场调解过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件,邀请法官、资深调解员围绕劳动法律法规、调解程序和技巧等进行辅导。实行跟班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分批安排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重点行业、重要群体以及重点企业20名信息员到县总工会驻审批服务中心工会服务窗口、县法院巡回法庭、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仲裁院、县检察院诉讼工作室跟班学习,熟悉职工维权服务流程,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劳动关系信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让信息员参与模拟欠薪事件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对等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通过这些实战磨炼,使信息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去年以来,信息员化解的劳动争议成功率达95%。
完善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制度管理、激励举措、保障支持等三个方面,推动队伍高效运转。
强化制度管理。建立信息员报送、分析研判、应急处置、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五项制度,要求信息员每月报送信息1—2条,一般信息当日报,突发信息立即报,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促进信息员队伍管理规范化。强化激励举措。根据报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奖励,完成每月报送任务为合格,补助金额100元;报送信息被县总工会采用的为良好,补助金额200元;报送信息被县级以上部门采用的为优秀,补助金额300元。滨海县职工维权服务中心3名信息员受到省总工会奖励。同时,县总对20名信息员进行了奖励。强化保障支持。为信息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满足其日常工作需求。将信息员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去年以来,全县各单位共投入经费28.5万元,为信息员业务开展提供必要支持。
注重作用发挥,提升工作长效
信息员队伍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的实效上。通过建强队伍,全县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风险预警能力增强。信息员队伍全年报送各类风险信息230余条,为防范化解劳动领域风险争取了主动。某纺织有限公司拖欠126名员工工资40余万元,信息员及时发现并上报,县总工会提前介入,组织援助律师多次调解,公司支付拖欠职工的工资,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矛盾化解成效显著。某化学品有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250多万元,县总工会根据信息员报送信息第一时间参与处理,被拖欠的250万元获得全额清偿。该案例被评选为“全省工会十大法律援助典型案例”。
舆情管控有力有效。建立24小时舆情监测机制,成功处置涉劳负面舆情3起,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某鞋业有限公司职工网上反映拖欠工资,信息员监测上报,县总工会、企业所在地工会与企业交涉,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法律支持,促使问题妥善解决。回访反馈常态长效。信息员对劳动争议化解后及时进行回访,去年以来,回访76人次,征求双方当事人对争议调解的看法,进行“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评价,如不满意再沟通、再协调。同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强化思想工作,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努力实现调解一起、化解一起,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小编说:信息员是劳动关系运行的“知情人”、风险隐患的“报告人”。滨海县总工会聚焦劳动领域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大力推进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明确培育思路、优化培育方式、强化动态管理,建立信息员报送、分析研判、应急处置、保密工作、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信息收集与预警体系,有效织密了劳动领域安全稳定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