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今年已侦破网络犯罪案件1300余起
本文字数:700
本报讯(记者 万森 通讯员 宁宫新 孙锋 郭成中)9月18日,南京市2025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主题日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举行。该活动由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市公安局主办,公布了2025年“净网”专项行动工作战果。
今年以来,南京公安网安部门持续深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开展净网、护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造热点”“蹭流量”“带节奏”等造谣传谣、网暴滋事、水军炒作等破坏舆论生态的网络行为,依法查处网谣、“网暴”“水军”类案件80起;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涉网违法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侦破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黄赌毒等领域网络犯罪案件1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40名;围绕危害重要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网络犯罪,抓获嫌疑人281人,全力提升网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南京公安网安部门将普法教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网络安全宣传周”“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围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典型案例设计课程,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部位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64场次,受众超过6万名。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上好开学“网络安全第一课”,通过“定制化”网络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提升了学生安全上网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成为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的倡导者。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中着重宣传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相关内容。2025年7月15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网民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请认证成功后,在互联网平台注册账号时,只需要提供该身份认证,就像给个人身份信息穿上了“隐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