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邗江倾力打造“小哥友好城区”——

让“奔跑的心”有“温馨的家”

    本文字数:1776

累计打造“小哥驿站”“小哥食堂”等友好场景200余个;利用东方医院、邗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办“小哥医院”,给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提供减免优惠服务近千人次;利用邗江开放大学举办“小哥学历提升班”,首批56名学员明年将学成毕业;打造“益立方”快递小哥维权平台,开展咨询服务200多人次……2024年,邗江成为扬州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首个试点。一年来,邗江区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让“奔跑的心”有了“温馨的家”。

快递“单王”见证友好城市生态

从宿迁来扬创业并扎根邗江从事快递行业13年的万象商圈快递“单王”徐海波对扬州充满着感情。每天工作15个小时、配送2000多单的“滚烫”人生让他见证了扬州的城市变化、行业发展。“如今,我在这里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买了房、娶妻生子。”徐海波说,他给二女儿取名徐邗美,就是想表达对邗江这个城市的喜欢。

“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邗江区快递行业工会负责人介绍,在去年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街区的基础上,今年友好场景进一步丰富,万象汇商圈暖“新”友好联盟成立,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党群服务、生活服务等。

今年,邗江区“新就业群体暖心关爱服务月”“七个一”服务项目包含融一城服务,打造温馨休憩港湾;聚一方资源,构建友好商圈体系;送一份清凉,启动流动冰饮关怀;强一份保障,筑牢法治维权屏障;护一份健康,强化安全健康守护;畅一条渠道,搭建“连心服务桥梁”;享一份关怀,定制“职业体检套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网格法庭落地双桥,通过定期开展“微讲座”、公开审理、以案释法等活动,用真实案例讲清新业态从业者时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指引解纷途径。

全方位关怀背后的城市温度

“我心目中的‘友好城区’首先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压力着实不小。”刚从老家来到扬州邗江成为一名送餐骑手的小王感慨道。为此,邗江区沿着新就业群体的生活圈、工作圈深入调研,重点聚焦全区小哥集聚的商圈楼宇和社区,摸清小哥群体的高频配送路线,梳理形成小哥活动“热力图”,把他们最需要的修车换电、歇脚饮水、就餐就医等服务送到热力指数最高的地方去。

邗江全力为小哥的“关键小事”提供保障——中午11点虹桥社区中心厨房,网约车司机陈崇拿着7折优惠餐券选择当天的午餐;中午送餐高峰期后,新盛街道昌建广场的“小哥驿站”迎来短暂休息、补给的外卖送餐员、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深夜的万象商圈,24小时智能换电站保障用电需求……这些嵌入城市肌理的友好场景,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温暖网络。

近日,区红十字会专门组建了“小哥应急急救巡回课堂”,将心肺复苏、创伤处理、中暑急救等课程直接送到小哥工作站点,方便小哥学习掌握实用技能,“过去总觉得自己是城市的‘透明人’,现在走到哪我都感觉心里暖暖的。”一位小哥这样说道。邗江还将细致周到的人文关怀融入其中,打造全市首家“邗小哥”体检中心和“邗小哥”中医理疗馆,寒暑时段及时送上各类必备物品、药品,开展小哥子女寒托班、暑托班,连续3年为小哥群体进行免费体检。

创造机遇助力小哥成长

建设小哥“友好城区”,不是让小哥在政策“温室”中“躺平”享受,而是鼓励新就业群体努力成长,靠拼搏奋斗赢得更多发展机遇。为此,邗江开放大学在全市首设“快递小哥学历提升班”,学费由工会承担,营造了“工会送你上大学”的成长场景。

邗江区还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达的“移动探头”作用,把“新生力量”延伸为“有生力量”。新盛街道和美第小区所属的新盛社区通过“双找”行动成立了“邗小哥”党支部,将分散的党员骑手纳入组织管理,并按照“党员示范作用好、服务居民口碑好、热忱友善形象好”的“三好”标准,吸纳外卖送餐员组建“邗小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代办跑腿、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有效赋能社区基层治理。

邗上街道针对“邗上小哥”等群体成立“红色哨兵团”,实施公益岗位认领,引导“小哥”有序参与城市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民情哨兵”。今年夏天,“邗小哥”应急急救志愿服务队成立,如果在送餐途中遇到路人晕倒、交通事故等,小哥将成为城市“流动急救点”,化身生命的守护者。从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到社区治理的“好帮手”,越来越多的小哥正成为基层治理中的新动能,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和大家都是“一家人”。

吴禹 陈云飞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