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证两用”破壁垒
本文字数:622
周家和
9月15日,镇江市30名产业工人收获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职业礼包”,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项目数字化管理师证书首发,他们通过了数字技术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认证,符合条件的不仅可参照高级工技能等级享受政府补贴,还可凭该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实现“免评直认,一证双用”。(9月16日《江苏工人报》)
这则新闻的亮点是,30名产业工人获得的数字技术工程师证书,既能让他们享受高级工补贴,又能直接认定相应职称。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横在产业工人成长路上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壁垒,让产业工人成长实现从“单行道”到“立交桥”的跨越。
过去,产业工人的成长常被“技能”与“职称”两条线隔开。操作能手技能等级再高,评职称得重新准备材料、走流程;有职称的技术人员,实操能力又难被充分认可。这种割裂像道墙,把工人困在“要么只干操作,要么专攻理论”的选择里。“一证两用”犹如架起了一座连接之桥,一头连着重实操的技能,一头牵着重理论的职称,让工人的“会干”与“懂理”都能被认可。
笔者以为,产业工人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空间,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一证两用”,实现了技能证书与职称的互通互认,看似是一张证书用途由一变两的扩张,实则是对人才评价体系的一种优化,使技能人才同时获得社会认可和相应技术职称的认定,让更多产业工人成长不用再挤“单行道”,能在更宽广、更多元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