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为安全“加码”急救技能培训进工地
本文字数:527
本报讯(通讯员 郝名星)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急救与气候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带来的急救需求,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9月12日,中建二局浙江分公司中德创新城项目和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了以“防暑降温和创伤应急”为主题的技能培训活动。
在培训现场,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医生张璐平围绕高温作业防护要点,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详细讲解了中暑症状识别、预防措施及急救原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重点强调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穿戴防护装备、补充水分等实用知识。
医生黄芳详细讲解了在创伤应急救护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评估现场安全、判断伤情、迅速呼救等关键环节。在实操阶段,医护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举例说明了各工种急救事故案例,强调了“三先三后”创伤急救原则,并对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常见急救方法进行现场演示,指定职工上台现场展示,通过手把手传授创伤急救技术,将枯燥、复杂的创伤急救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
本次培训活动是推动应急救护技能进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的具体实践,不仅向广大工友普及了急救知识,提升了大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增强了工友们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突发事件到来时的应急逃生和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