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深化产改中凝聚奋进力量 以工会工作新成效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
东部机场集团工会
本文字数:2612
近年来,东部机场集团工会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会工作内在规律,以创新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思维开展工作。2023年11月换届后,确立“一二三三四”思路,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突出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两个重点,聚焦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三性”主线,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三力”建设,推进“铸魂、赋能、凝心、强基”四项工程,以产改为抓手,求突破、出实招,全面推进工作提质增效。
一、筑牢思想根基,以新思想领航工会工作新征程
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工会工作首要是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集团工会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实施“四强工程”(强组织、强队伍、强保障、强阵地),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工会主动作为、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将工会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定期研究、专项督导,把党的领导全面地、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行各二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目前,25个二级工会组织在任工会主席25人,其中1名专职(盐城)、22名由党组织负责人兼任、2名由子企业党委委员兼任(徐州、淮安)。持续深化“党小组+班组”两组共建、党员与技术骨干“双培养”机制;以许可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为试点,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案例获评2022年度省部属企业产改工作优秀项目一等奖。
二是持续推进“思政大讲堂”建设。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建好集团网络学院常规线上学习平台、每年组织开展先进职工红色实境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把党的理论转化成职工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打造劳模讲堂、工匠课堂、青年学堂,“三堂联动”推进思政工作进班组、到岗位,实现“精准灌溉”。前段时间,在省部属企事业工会指导下,南京机场成功申报首批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现场教学点,也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创新,持续释放“思想红”引领“技术蓝”的乘数效应。
三是大力发挥榜样效应。加大力度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立“领航+护航”培养机制,劳模先进“传帮带”,年轻后生“追赶超”,辐射带动有“智”青年成为知识型、技能型的行家里手。集团全媒体平台开设“星光”“追光”栏目,专稿报道在技能竞赛、创新创效等各方面取得成绩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让先进“有里有面”,让榜样“闪闪发光”。
二、深化改革创新,让主力军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激发一线产业工人的创新意识,促进其将劳动经验转化为创新智慧,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集团工会始终聚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以产改为统领、以创新为驱动,广泛开展“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让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真正同频共振。
一是构建工作体系强支撑。集团工会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成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和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同步成立集团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出台《集团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方案》,研发投入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
二是畅通人才成长快速路。健全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人才成长体系,推动涵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1+N”人才制度体系落地。2024年新增高级职称14人、专业型人才15人。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激励机制和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倡导“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去年先后承办全省、华东民航职业技能竞赛2场,组织参加全国民航、全省职业技能竞赛6场,60多名岗位能手、技能尖兵相继“出圈”,全面激发技能提升、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
三是拓宽“敢首创”的新赛道。在集团6家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基础上,启动“创新联盟+”计划,将成员从劳模、技能人才拓展到安全、服务、科技等多领域创新团队,进一步拓展群众性创新创造平台。2024年,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赛,分设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微创新类目,加快形成人人敢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善创新的生动局面。去年,集团获科技创新成果省级和民航行业奖6项、市级奖4项;完成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24项。
三、聚力提能强效,用好服务同绘幸福空港好图景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渠道,最终指向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双向奔赴。集团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同坐一条凳、同解一道题”,让“把党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从口号变为一件件实事、化作一股股建设幸福空港的温暖力量。
一是增强归属感。持续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体系,组织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2个专项集体合同,开展专题培训、专项检查,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依托企业微信、办公自动化等平台,拓宽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保障职工企业主人翁地位。工会经费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重点向维权服务、困难帮扶、技能提升等职工关切领域倾斜,职工维权服务经费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
二是满足安全感。聚焦权益维护、健康保障等重要事项,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连续两年依托省部属企事业工会“送法进国企 护航助发展”法治宣传服务平台,举办法治专题讲座,让职工学法、懂法,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普惠性+特殊性”原则,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节日慰问、结对共建、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去年全年累计慰问困难职工71名,发放慰问金15.2万元;为15名职工发放互助金补助11.45万元、为3名女职工发放互助金补助6500元。制定出台集团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管理细则,规范办赛程序、经费保障、表彰奖励等事项。
三是提升幸福感。工会主席每年带队开展“三进三听”调研,即进基层党组织、进一线班组、进青字号岗队,听职工需求、听短板不足、听思路举措,形成“办实事项目”清单;春运、暑运保障高峰,开展“幸福空港·‘会’聚力”关爱行动,推动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提供“点单式”服务,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召开伙食管理监督会议,推动民生福利不断改善,南京机场、徐州机场、淮安机场职工食堂,先后获评省属企业“职工好食堂”。建好用好职工书屋,为职工打造想读就读的“1小时阅读圈”;实现站坪共享休息室、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创建7家机场全覆盖,构建覆盖职工工作生活全场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打造“幸福空港·汇运动”“空港文韵”“心动空港”等工作品牌,让幸福空港为职工可感可及,让企业发展成果既具时代价值又有情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