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
党建引领产改,锻造高端纺织新质生产力
本文字数:1265
近年来,无锡一棉集团坚持以党建带动工建,积极探索具有“一棉特色”的“党建+产改”发展路径,大力营造“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争先创优氛围,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强化顶层设计,构筑“以人为本,技高多得”体系
强化制度保障。研究制定技能人才培育专项方案,完善“技能+学历+薪酬”的三位一体激励机制,推动薪酬待遇与学历提升、技能等级、岗位工资挂钩,出台《职称津贴、技能津贴实施办法》,签署《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增设学历津贴、特殊津贴、工序补贴、技能津贴等激励措施,对获得区、市、省及以上竞赛优秀名次者给予一次性奖励,持续强化“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氛围。
鼓励创新创造。建立“书记项目”科技创新机制,颁布《“五小”活动评选管理制度》,成立党员联合攻关小组,鼓励工程师+技师、企业+院校在一棉科研攻关中勇挑重担,创新成果分别获中纺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累计10余项发明专利获授权。员工自主研发“AI+大数据分析平台”,创建“ERP+MES+物联网+大数据”管控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获第三十届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开拓赛训平台,激发“技能成才、岗位提升”内生动力
开展岗位练兵。每年开展运转条线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生产动态技能竞赛,评选个人奖与团队奖,先后进行“初一级”“中一级”“中二级”等晋级测评,晋级者给予岗位津贴奖励,为产业工人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拓展外部赛场。组织员工参加区总工会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和带动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在外部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区级电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名、消防技能竞赛三等奖等荣誉,近年来,企业2个车间(班组)获市级工人先锋号,10余人次获市级、区级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完善培养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平台
推进校企合作。推动纺织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结对,让产业工人培养综合性教育结出硕果。先后与常州纺织工学院、盐城纺织工学院、南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制定职业院校学生进企实习实训制度,推出“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员工、骨干快速成长。企业成功入选“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企业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培养了30余名卓越工程师,多名90后卓越工程师已走上企业重要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开展系统培训。成立一棉纺织大学,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无锡工匠学院一棉分院,邀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大学教授等赴企业授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年均举办培训近20场次,参训人数1000多人次,有效锻造复合型纺织人才队伍,企业现具有技能等级员工350人,具有工程师职称68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40%。
下一步,无锡一棉将持续深化“争当工匠、纺织精品”党建品牌,不断完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巩固“技高者多得”的激励导向,培育更多高技能新型产业工人,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向深入,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