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五心”品牌激发 “党工共建”新活力
本文字数:844
如何让党工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江苏润祥建设集团交出了一份以“五心”品牌为核心的精彩答卷。通过“坚守初心、培育精心、锤炼匠心、文化暖心、携手联心”,集团实践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工建发力、人才强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集团党工组织坚持强化政治引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和职工教育。开设“党建责任+目标考核”“党性锻炼+工作实践”等特色课程,让劳模先进走进班组宣讲,全面激发职工积极进取精神。
在职工技能提升方面,集团工会牵头在全市建筑行业率先成立“农民工学校”,累计办班32期,毕业学员1200余人。投入大量资源开办江苏润祥建工学院,每年划拨专项经费超百万元,打造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主阵地。集团与河海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连续10年开办“江苏润祥班”,创新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并建立技能等级评定与薪酬职级挂钩制度,真正实现“高技能、高待遇”,打通职工成长通道。
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集团在项目现场推动“三组联建”(党小组、班组、工会小组)工作深入开展,将党员、业务骨干、工会小组长安排在关键岗位,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将匠心精神融入项目建设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投入150万元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开发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塔吊防撞可视化、人员定位报警等系统,以科技创新筑牢安全屏障。
集团特别注重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怀,借助“实境课堂”和工会活动,把理论政策、企业发展理念和职工成长信念融入日常,定期组织红色观影、文体比赛与团建活动,显著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此外,集团公开承诺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组建由党员和工会干部组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该委员会还被评为省级金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集团还积极发挥产业链党建联盟链主企业作用,广泛拓展外部资源。与多家单位开展共建,在党工建设、职工发展等领域深化交流,助力解决项目落地、融资支持等实际难题,实现党建、工建与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
通讯员 夏悦 戴秀丽 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