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洪泽区总三维赋能激活产改新引擎
本文字数:1232
近日,淮安市逸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第二届逸洋职工技能大赛冷拔工段冷拔拉机工艺技能比赛举办,这是该公司联合洪泽区总工会举办的第十场职工技能比赛。自今年3月以来,该系列赛事覆盖车削、磨床、外观检验、钳工、焊工等多个关键工种,累计数百名一线职工踊跃参与,同台竞技。近年来,洪泽区总工会聚焦高端纺织、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以“政治引领、素质提升、服务保障”为主线,推动产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
强化“三个引领”,把准产改方向。洪泽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的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建、产改”深度融合。将产改工作纳入区委党建工作考核要点,成立行业“党工联盟”,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机制引领方面,出台“1+N”政策体系,以《洪泽区产改实施方案》为统领,配套多项专项政策。健全联席会议、专题培训、督查通报等制度,确保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思想引领方面,创新“双进+”宣讲模式,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12场,覆盖职工2000余人。开设《车间思政课》微视频专栏,开展沉浸式宣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实施“三项行动”,提升产改实效。通过“阵地引航”行动,依托开发区、中电光谷产业基地、省级职工疗休养中心,打造“一园区一基地一中心”产改矩阵,高标准建设产改指导站13个,推动组织嵌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融在链上。“赋能续航”行动组建产业工人培训联盟,打造“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站”示范点,开展“班前十分钟微讲堂”“工间微实训”等培训20余期,覆盖职工3200人次,培育高级工95人。举办各类技能竞赛12场,带动企业岗位练兵100余场,形成“月月有比武、人人练本领”的良好氛围。“筑盾护航”行动组建“产改三大员”队伍,选聘产改观察员深入一线收集诉求,选派联络员对接企业,设立承办员牵头处理复杂事项,形成“一线感知—快速响应—协同解决—反馈评价”闭环机制,精准破解产改难题34项。
建强“三大平台”,激发产改动能。竞赛平台方面,开展区级特色赛、产业链重点赛、企业专项赛25场,参与职工3800人次。健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机制,推动十多项创新成果落地,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合作平台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区内企业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东华大学与多家企业共建实践育人基地。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培训60场,累计培训超万人次。成立劳模工作室联盟,开展“团室联姻”活动,解决技术难题25项。保障平台方面,推动14家企业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2400余名职工享受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红利。建立“终身职业技能成长档案”,实现培训、竞赛、创新等数据“一网通办”。整合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资金120万元,形成“企业点单、工会配餐、部门买单”的项目供给链。
洪泽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三个三”工作体系,不断拓宽产业工人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大军。
通讯员 陈进元 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