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365天24小时待命!非急救转运员在路上
本文字数:1402
南京非急救962120为南京市中医院提供病人转运服务。南京市非急救供图
本报记者 陆夏彩君
“担架床能不能直接推到B超室?”“检查完出来后能不能帮忙送回去?”“医院可能还要排队,你们能不能等一会儿?”近日,南京非急救962120转运中心调度中心接到一通家属来电,病患是腰部骨折,需要从豆菜桥小区到鼓楼医院做康复检查,检查完后需要帮忙送到家。
南京非急救962120由南京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等六部门共同授权批准成立,设立中央门站、鼓楼站等15个分站,并开通服务热线962120,为起点和终点有一端在南京的患者提供合法正规、安全可靠、收费透明的非急救转运服务,包括卧床患者出院、转院的用车,外地患者返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行,等。
在调度人员一一耐心解答这些问题后,大约15分钟后,转运车就来到了家属的楼下。随后,转运员和家属沟通好到医院检查科室具体位置等情况,并嘱咐病人系好安全带,卧平躺好。搬抬过程中有段小插曲,病患因为自己的脚踩在了转运员肚子上,心里总过意不去,转运员却主动对阿姨说:“没关系,脚可以直接放我肚子上”。
目前,南京非急救962120共有转运员近200名,“我们单位所有的人员都经过了急救和非急救的全面培训和考核。我们不只是转运患者,更要服务好患者。”南京非急救转运中心副主任黄卿告诉记者,转运员正式入职前会在中心安排下进行专门的培训,考取救护员证和南京非急救962120上岗证,以备在转运途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迅速处理。
今年4月10日,陈师傅和康师傅刚刚完成当天的转运任务,驾驶车辆准备返程。当车辆行驶到桥林时,一辆打着双闪的私家车吸引了陈师傅的视线。只见一名女子焦急万分地冲到车窗前,声音带着哭腔喊道:“师傅,快救救我老公!他胸闷得厉害,喘不上气!”陈师傅透过车窗,看到座椅上的男子面色苍白,紧闭双眼,双手死死按着胸口,情况十分危急。虽然陈师傅驾驶的是非急救转运车,但他深知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和康师傅打开车门,从车上取出车载氧气包,迅速为居先生接上吸氧装置。
康师傅向调度中心汇报了这一突发情况,并再次和家属确认最新状况。然而,得到的消息却让人心头一紧——120急救车因在隧道内遭遇交通堵塞,无法及时赶到现场。情况紧急,陈师傅没有慌乱,他凭借着平时参加单位急救培训时学到的知识,一边安抚着家属的情绪,一边指导她协助丈夫保持呼吸顺畅。很快,派出所的民警驾驶警车赶到了现场。在警车的开道护送下,陈师傅驾驶着车辆朝着浦口人民医院疾驰而去。途中,居先生因呼吸困难出现过度换气的症状,康师傅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大声指导:“让他用嘴呼吸,慢慢吸气,再缓缓吐气,保持这个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转运员们还为卧床患者提供陪诊陪检服务,保证每一位用户都能够安全顺利抵院、到家。
截至今年6月,热线电话962120累计接听来电65万余次,转运患者30余万人。“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接到患者来电感谢或者表扬的电话,有些患者家属还特地送来锦旗。”在黄卿看来,这份转运工作意义非凡,不仅造福了广大患者,释放了120的运力,打击了市场上的“黑救护车”,还大大减少了患者出院回家的费用,相比之前市区转运费用下降超过70%,长途转运费用下降超100%。
据悉,8月底,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等有关单位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组织了《非紧急救护转运员国家职业标准》编写启动会,就职业的定义、职业功能划分、工作内容、任务分工和计划安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了共识,这将为该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