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苍穹之下,展翅高飞
本文字数:1398
无人机群在飞行前的准备和灯光表演现场图。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如“幕后军师”般打造行动指南;旅拍定制师,在镜头下编织个性化旅行记忆;非紧急救护转运员,用专业技能守护生命的尊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开发布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背后,有一群懂技术、有创意的劳动者,他们在新职业的赛道上,用实力回应时代命题,让每一份劳动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本报记者 陆夏彩君 通讯员 胡明峰
2018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上空,数百架无人机整齐划一穿梭飞舞,装设的灯光在文字、图画间任意切换,这场当时鲜为人见的无人机秀迅速火爆出圈。“无人机还能这么玩?!”那一刻,路人马越被深深吸引,彼时他就职于一家无人机企业做技术售后。同年,平昌冬奥会上的无人机表演再次让他大开眼界。
一次机缘巧合,他与两名同行达成共识,他们花了一年时间研究背后的“门道”,顺利成立南京摩登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表演等服务,他不仅是公司的顶梁柱,还负责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及飞行等工作。
“一场跨年演出,80架无人机要在保证现场人机安全的前提下,卡着00:00时间一飞冲天……”回忆起10年前创业起步阶段第一个商演现场,马越记忆犹新,“当时其实挺难的,对于这个新兴领域,我们的公司肯定会经过一个低谷期,我从学习制图、单机飞行到机群飞行等环节,逐一钻研学习,直至彻底掌握无人机群飞行全程的各项技能。”终于,马越在这片璀璨星河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区别于大家熟知的无人机飞手,机群飞行规划员就是幕后的军师,他负责飞行前任务的制定、路线的规划等,这份顶层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马越告诉记者,“在表演领域,规划员被大家称为‘舞步师’,首先利用专业动画软件设计一张整体效果呈现图片,接着为每一架无人机设置应用程序完成飞行路径,以便准确到达预设的点位以及下一个要变换的动画任务。”在正式飞行时,除了信号接收外,硬件上配备RTK厘米级导航定位精准控制飞机间距,软件上地面控制台实时监测无人机飞行状态。
打开马越的朋友圈,仿佛置身全球各地的苍穹之下,色彩斑斓、形式各样的表演图片跃然眼前。10多年来,马越在成长,他的团队也不断壮大,公司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公司一次飞过的最多无人机数量达到2000架。“虽然单个项目价格走低,但无人机表演已趋于平民化,市场接受度逐年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考取民航CAAC无人机执照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了。”
记者发现,前不久在南京低空综合飞行基地开展的一场CAAC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试,吸引了近3000人到场参加。据统计,考生涵盖学生、创业者、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等多个群体,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比达三分之一。不少学生表示,考取无人机执照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校招中突出个人优势,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增加“加分项”,进一步拓宽就业赛道;而创业者与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则更看重无人机技术在行业场景中的实用价值,希望通过考取执照提升专业操作能力。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是操控百架以上无人机协同作业的“数字指挥家”。他们通过三维建模与集群算法,在城市夜空、农田果园、物流园区等场景中,让无人机群完成灯光表演、植保巡检、物资配送等复杂任务。不同于单机飞手,这个职业需要融合编程技术、美学设计与空域管理能力,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者。
如今,蓝天之下,千行百业正“飞”速发展。关于未来,马越期待与更多职业学院展开合作,为学校培养孵化更多技能型人才,同时与更多政府部门搭建桥梁,把无人机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