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职工参与有通道 服务效能有提升 权益维护有力度

淮安:“三全”模式为企业发展汇聚“工力量”

    本文字数:893

本报讯(通讯员 李文静 卢克余)今年以来,淮安市总工会紧扣企业民主管理难点堵点,创新构建全链条参与、全方位培训、全周期保障“三全”工作模式,架好工会“服务桥”,让“职工参与有通道、权益保障有力度、服务效能有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工力量”。

全链条参与,职工提案有通道。在淮安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厂务公开栏旁一块“职工意见箱”电子二维码格外醒目。上线至今,已收到制度修订、活动开展等方面合理化建议1300条,其中关于优化第五届职工体育文化节活动项目的建议已经采纳实施,今年活动参与率提高11%。

这仅是淮安市总工会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民主平台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总工会依托职代会、厂务公开栏等线下载体,同步推广“职工提案直通车”线上议事平台,让职工诉求“随时提、有人接”。截至目前,全市实行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企事业单位达万余家,涵盖职工77万人。

全方位培训,服务效能有提升。该市总工会紧扣《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贯彻落实,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解读、现场观摩等形式,为基层民主管理构建刚性制度框架。同时,组织全市产改试点企业严格落实条例要求,创新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路径,全方位保障产业工人“四项权利”。去年以来,全市已举办职工代表、企业民主管理培训班8期,培训1800余人次。依托“智慧工会”平台,集成在线投票、意见征集、提案跟踪等功能,实现民主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此外,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职工诉求热点,推动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全面提升民主管理智能化水平与服务效能。

全周期保障,权益维护有力度。在推动职工权益保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方面,该市建立“工会+检察”“工会+司法”协同模式,联合检察院等部门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设立联合办公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讨涉及劳动关系热点问题、重大维权案件处理等7次。与检察、司法等部门联动出台《关于加强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办法》《关于建立淮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的意见》等,以更强工作合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其中,为超200家企业开展精准劳动用工“法律体检”,发出监督意见书50余份,办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889件,调解成功率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