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张家港澳洋医院创新推出“有声职工书屋”——
用声音温暖医患心灵
本文字数:1094
在张家港澳洋医院门诊大厅,正在候诊的高大爷拿出手机,熟练地扫码收听《高血压养生指南》。高大爷说,听了这本书,他不仅学到了实用知识,还经常充当“编外健康宣传员”,向病友分享听书心得。
近期,澳洋医院创新推出“有声职工书屋”项目,在全院范围内布设20多处“听书角”,将传统书屋以“可听、可感、可参与”的立体化形式嵌入医疗环境,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打造了一座“耳边的图书馆”。
精准布局,把书屋“装”进每个角落
“澳洋医院日均人流量超过6000人次,平均候诊时间约20分钟。”据澳洋医院工会干事介绍,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医院提出了“全场景覆盖、全时段服务”的建设策略。
在导医台、候诊区、检查中心、职工休息区等20多个高频区域,医院精心设置了听书角,并创新打造了集电子书柜与二维码矩阵于一体的“有声文化墙”。内容涵盖健康科普、党建知识、人文经典等多个主题,用户通过扫码即可跳转至喜马拉雅平台在线收听。医院还根据不同场景定制内容:患者等候区主打健康科普和儿童故事,公共区域播放舒缓音乐,职工休息室则提供专业提升和心理调适类音频。
形式创新,从“听书角”到“活动场”
除了硬件设施,澳洋医院更注重通过软性活动营造阅读氛围。医院引入“喜马拉雅”平台资源,共建“澳洋有声云库”。为了使读书更加有趣,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你读书,我请咖啡”让乐于分享读书心得的医护人员喝上了免费的咖啡,“医患共读会”通过共同聆听《生命的礼物》等书籍,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情感联系;“年度听书王”评选活动表彰了那些在一年中听书最多的职工,以此激励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来。
药房职工小刘就是这些活动的受益人之一。2024年,他利用日常休息时间一年内听书超过50本,成功获评了“年度听书王”称号。“免费的咖啡就是香!”小刘笑着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医护人员的文化生活,更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
走心选书,为没时间读书的人“挤出”阅读时间
针对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患者候诊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书屋特别推出“短平快”有声书单:《5分钟正念冥想》帮助夜班护士提高专注力,《背奶妈妈职场指南》为新手妈妈医护提供支持,《诊前必听的10个问题》则帮助患者更好地与医生沟通。
书目内容涵盖新思想理论、应急救护、健康养生、膳食营养等数千条资源,形成了“需求导向、分层供给、动态优化”的内容机制。自“有声职工书屋”启动以来,已覆盖职工1000余人、月服务患者超4.5万人次。
“文化不是口号,而是流淌在每一次扫码、每一句朗读、每一份心得中的温暖力量。”该工会干事说,“医院还将继续优化该平台,并计划推出医生自制音频节目《澳洋夜话》,让这间‘有声书屋’真正成为职工和患者离不开、用得上、爱停留的精神家园。”
包蕾 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