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百余名“算法高手”上演“最强大脑”对决

    本文字数:1059

本报讯(记者 陶睿)“DNN是一种常用的简单神经网络,你可以从中发现flag么?”“病毒扩散得很快,现在你的任务是尽可能地通过安装防火墙来隔离病毒。”……昨日,2025年度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算法测试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南京工匠学院(南京开放大学)举办。考场上,“算法高手”们紧盯屏幕、认真审题、自如作答,在算法推理、模型调优、系统测试等技术环节中上演“最强大脑”对决,展现出扎实的代码功底、严谨的工程素养与出色的创新思维,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代码从飞舞的指尖流出,气氛紧张而激烈。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发现和选拔人工智能训练师(算法测试员)领域的优秀技能人才,南京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联合举办了本次竞赛,并由建邺区总工会、建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河西中央科创区管委会筹备组办公室、建邺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相关赛事。竞赛启动以来,北京小米南京分公司、江苏基久网络科技南京分公司、中国移动南京分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积极响应,组织500余名从事科技、互联网、通信等行业的职工参赛。经过初赛选拔推荐,122名选手入围复赛,109名选手晋级决赛。

竞赛采用单人竞赛形式,严格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相关要求设置竞赛项目与命题,在考核传统技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南京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方向,设置了算法优化、模型部署、行业应用编程等实战模块。选手们分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个环节进行比拼,其中,理论知识竞赛采用计算机闭卷答题形式,重点考查选手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算法测试员)领域基础理论、行业规范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技能操作竞赛则通过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全流程,检验选手对算法模型应用、数据处理、测试评估等核心技能的熟练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

据悉,本次竞赛为获得前六名的选手颁发相应证书和奖励,为理论和实操均达到合格要求的选手授予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工证书。这场聚焦前沿技术的行业赛事搭建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人才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参赛选手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也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技术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竞赛通过以赛育人、以赛聚智、以赛促产的方式,全面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南京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竞赛主办方表示,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助力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