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徐州工会高质量推进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

“八项机制”让“暖新”举措实打实

    本文字数:1282

本报讯 (胥明虎 王峰)徐州市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深入拓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项目内容,创新建立服务新业态劳动者八项保障机制,高质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截至目前,该市累计组建新业态工会组织312个,发展会员13.07万名,组建90个镇街级新工联,逐步构建了三级新工联全覆盖组织体系。

徐州服务新业态劳动者八项保障机制主要是:建立联系调研机制,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面问需、问计、连心,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推动有关部室(单位)研究解决。建立“当一天新业态劳动者”到岗机制,“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生活境况,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建立工作清单落实责任机制,紧扣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项目清单,市总工会全程动态跟踪、动态监测、销号管理,及时评估工作成效,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立牵头推进、协同推进机制,畅通工会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渠道,强化沟通协作、信息共享、政策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抓、各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建立定期报送信息建议机制,加强对平台经济领域劳动关系状况及风险防范、劳动者基本状况及权益保障、突出风险、工会作用发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报送,为科学决策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解决路径。建立政策资金倾斜机制,以定额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新建、改建的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工会服务阵地给予经费补助,全年总投入100万元以上。建立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机制,尝试新业态企业职代会部分职能在工代会上实施,为集体合同(协议)程序合法通过建立平台。建立定期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

同时,徐州市总还围绕高质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一体化建设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拓展组织覆盖,着力夯实工作基础。按照“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立体化组建模式,以“三车两员”为重点,以“两个覆盖”攻坚行动为抓手,重点发展货拉拉、滴滴货运等4.5吨以下货车司机入会。按照“大数据+网格员+铁脚板”的入会路径,制定入会奖补措施,激发建会入会动力,年内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万名。强化思政引领,着力保持队伍稳固。建设线上大思政专区,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定制课程包,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学习场景,挖掘培育、宣传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先进典型,传播行业正能量。做优维权服务,着力强化可感可及。围绕“派单规则、算法计算、抽成比例、职业病伤害与安全保障、遵守平台规则与秩序、福利关怀与职业发展”等方面,依法开展新兴领域集体协商工作。加强法律援助,调整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律师服务团,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暖“新”服务,常态化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安康“三送”、疗休养、子女夏令营、赠送互助保障和免费“两癌筛查”等活动。实施工会驿站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强化工会阵地建设、管理和使用,点亮线上地图,打造15分钟“服务圈”、24小时“全天候”的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