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以“产改”促“产能”——

把企业办成由“工”变“匠”的“大熔炉”

    本文字数:1422

夏日的古城扬州,夜生活丰富多彩,而在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会议室内,经常有一群年轻员工围着公司研发部沈发付总监,聆听他主讲面板显示技术,从技术原理到性能特点,从制作要领到创新视角,从应用范围到未来趋势,沈总监深入浅出地深度剖析,学员们边听边记,个个都如饥似渴。这是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以“产改”促“产能”,把企业办成由“工”变“匠”的“大熔炉”,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促进健康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

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高科技光显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主要从事高端显示模组制造及销售,产品涵盖笔电、平板、车载、手机、穿戴、医疗等各个应用领域。2023年成立之初,公司就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作为提升员工技能素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专门制定了技能人才培养“飞鹰计划”,先后与清华大学全息光学实验室、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设备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共建岗位实习基地,探索资源共享与教育产业融合的新路径。

为帮助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研发需要,公司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分为孵化、破壳、成长三个阶段。“孵化”阶段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培养和岗位实操训练。理论授课详细讲述了如何系统地规划产品开发流程,识别潜在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保证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每一环节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开展了贯标培训,面向多个层级人员,8人一组,根据各小组选题,使用“乌龟图分析法”分析每项过程,目的是让参训人员更加了解体系内容,将理论学习内容运用到日常工作中。“破壳”阶段重点通过“师徒结对”,从一丝不苟的系统培训,到薪火相传的一对一带教,直到最终实操能力的考核。“成长”阶段重点是放手让员工进行岗位创新,自主开展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组织员工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去年8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赛,累计吸引7365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江苏和熠光显报名数达2220个,并且成功夺取大赛“优秀企业”的荣誉。

一块色彩绚丽、响应灵敏的AMOLED屏幕,诞生于比手术室更洁净的千级无尘车间。这里,尘埃是敌人,毫厘之差是成败关键。然而,比环境更严苛的,是和熠光显对“人”的要求。因为他们深知,再精密的设备,也需要最可靠的操作者;再完美的工艺,也需要最坚定的守护者。为此,江苏和熠光显以产改为突破口,努力把企业办成“人才熔炉”,将“潜力”锻造成“实力”,将“新人”淬炼为“专家”。从知识熔铸到经验传承,从流程进化到现场护航,技能矩阵+轮岗实战,淬炼“一人多岗”的产线尖兵。屏幕的灵犀,需指尖感知,师徒制手眼相授,让“老师傅”的工艺直觉跨越代际。新人握住的不仅是设备,还有对一致性的绝对承诺——每一帧绚丽,皆承自严苛传承。

目前,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AMOLED专业模组公司,并以全球首创的AI赋能技术重构产业模式,形成独特的工艺流程与技术壁垒,累计申请专利160余件,产品涵盖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车载、AR/VR、工业显示等高端消费电子及各行业领域。作为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公司总投资60亿元打造国内最大单体OLED模组工厂,月产能达700万片。公司通过多家头部企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多方认证的AMOLED模组供应商,目前已向众多一线品牌稳定供货。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