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服务先锋】关键词:职工说事机制;协同治理;职工权益保障

破解园区民主管理难题,推动小微企业“民声”落地

宁海打造区域职代会“样板间”

    本文字数:1717

“最近雷雨天多,给孩子们排上一堂防雷电课程。”“防诈骗课程也安排上,小朋友给长辈‘反向宣传’更有效。”近日,为了给园区小候鸟打造一个收获满满的假期,来自供电、综治等各条线工作人员聚在宁波市宁海县岔路镇高坛园区工会联合会的会议室里,认真讨论起了爱心托班的课程设置。

得益于高坛园区近年来对“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激发小微企业民主管理活力”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园区里像这样以工会为纽带、多方协同为企业职工排忧解难的场景比比皆是。

 

破题:切准民主管理之“难”

 

在小微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本非易事,对于小微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高坛园区内有非公企业52家,职工近3000名,外地职工约占三成。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职业发展等,构成了职工多样化的诉求来源。

想要在复杂情况下破题,就要找准关键、直击痛点。宁海县总工会在探索初期梳理了亟待解决的三个“缺”——缺渠道,园区内只有个别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难以独立开展规范化的民主管理活动;缺机制,缺乏统一高效的诉求收集整合机制、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职工无论是吃、住、行、娱等生活问题,还是劳动纠纷、技能提升等工作问题,在园区内都难以得到快速响应;缺意识,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很多职工不知道工会是什么,加入工会有何用处,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经常选择忍气吞声。这三个“缺”点,正构成了破题变革的靶点。

查漏就要补缺。如何以高坛园区为切入口形成基层民主管理经验?宁海给出的解法是:在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形式灵活、富有成效的民主参与方式。

 

解题:突出民主管理之“深”

 

“大会中、大会外,我们都突出了民主之‘深’。”宁海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职工的深度参与贯穿了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召开、落实等各个环节。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活动深深植根于“职工说事”“工会主席接待日”等常态化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上。“职工有诉求,不用等到开会才提,都是轻车熟路地找‘职工说事’工作室,或者直接找我也可以。”高坛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王玉琪说。

据统计,高坛园区职工近年来围绕民生改善、技术革新、劳动关系协调等提出了125条合理化建议,源自“职工说事”机制形成的《关于加大企业环保技改项目补贴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等提案更是引起了宁波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此外,高坛园区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诉求梳理机制,并通过工会联合会与企业、政府、人大、政协等进行协同联动,将职工诉求进行分类处置——企业能解决的内部解决;企业不能解决的园区内协调解决;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的难点问题,通过社情民意反映,或以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形式提交至地方两会,推动区域政策优化。

 

命题:夯实民主管理之“基”

 

手工汤面皮10元、炒麦面12元、炸酱面13元……职工凡是持工会“五一卡”消费一律打9折——这是高坛园区工会联合会针对园区30余家企业没有食堂、2200余名职工面临“就餐难”困境提出的“职工餐吧”方案。“方便、实惠、好吃!”宁波美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柯女士是“职工餐吧”的常客,简单又朴实的评价透露着她满满的获得感。

距离“职工餐吧”不到100米处还有“平安之家”,这是一个集平价超市、矛盾调解、应急消防、企业服务、人才超市、免费沐浴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点,由工会、公安、法院、司法、市监、综治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值岗,民辅警、法官、网格员、调解员、律师、职工志愿者等轮值坐班。“对于园区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吃住行和就业。”王玉琪说,“‘平安之家’相当于一个服务综合体,能第一时间为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以“职工餐吧”和“平安之家”为代表的一个个组织阵地,仿佛一篇篇命题作文一般,夯实着园区民主管理的基因,激发出小微企业和职工依靠民主管理共享发展成果的澎湃动力。

“我们将在高坛园区不断完善区域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力争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小微企业工业园区民主管理新样本。”宁海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高坛园区工会联合会根据职工需求打造的“平安之家”。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李凡 通讯员陈松 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