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激活“工”力量!
——盐城工会创新浇灌企业民主管理“百花园”
本文字数:1720
本报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曹露 丁书广
近年来,盐城市总工会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在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创新载体、保障权益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制扩面,民主管理基础日益夯实。盐城市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已达18627家,覆盖率达建会企事业单位的96%,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实现100%全覆盖。在治理结构层面,公司制企业中,职工董事建制率达57.5%,职工监事建制率高达88.5%,确保职工源头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畅通,让职工代表在董事会、监事会中拥有实质性的话语权。
规范提质,制度运行水平显著提升。为提升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盐城市各级工会持续发力。示范引领强标杆,根据民主管理水平较高、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选择50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全市企业民主管理典型案例教学点,供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观摩、交流和教学活动。每年开展县(市、区)间互检互查促进经验交流。能力提升重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轮训、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培训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2021年以来,市级层面举办企业民主管理暨职工代表师资培训班3期,培训骨干390人;全市共举办师资班25期,培训2000余人次,累计投入培训经费可观。行动引领促深化,2024年启动实施《全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推五全促三化”提质增效五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五年深化路径。同时,征集推广典型案例23篇,筹建市级民主管理师资队伍,培育教学示范点,系统化推进工作。
创新赋能,区域特色实践百花齐放。盐城市总工会鼓励基层工会创新实践,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民主管理新模式,民主管理大花园争奇斗艳。射阳县编印《企业民主管理一分钟普及读本》,以百问百答形式普及知识,打造“口袋书”。亭湖区创新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实现对50人以下小微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全覆盖。盐都区针对非公企业开展“三个一”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专题职代会、专题厂务公开、职工座谈会),促进企职沟通共渡难关。建湖县将厂务公开纳入党建带工建年度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滨海县首创职工“工长”制,一线优秀职工进入班子参与决策,打通民主管理“最后一公里”。大丰区开展“双服务双促进”活动,383家企业公开困难共商对策,517家企业签订“共同约定书”。阜宁县打造“职工吐槽会”品牌,使之成为情感“催化剂”、动力“强心剂”、矛盾“阻燃剂”、和谐“粘合剂”。东台市实施“分类指导、共谋双赢”策略,根据企业类型精准施策(厂务公开、集体协商、职代会建设)。响水县推进“民主管理进民企”,强化职代会全过程指导,确保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上会报告。
聚焦“新”需,新业态群体权益保障增强。面对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态势,盐城市工会组织积极延伸民主管理触角。组织覆盖先行,全市新就业形态企业924家,单独建会75家,依托54家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842家,发展会员近5.7万人。思想引领入心,举办平台企业和工会负责人培训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双进”活动、主题阅读等百余场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万人次。源头预防固本,汇编权益维护手册,举办公益法律讲座33场,惠及8300余人次。实施用工监督评估行动,发出监督文书千余份。争议化解高效,完善“四方合作”机制,打造11个“工会+法院+N”诉调对接工作室,探索“工会+互联网”线上解纷新模式,在物流园、司机之家等设立法律服务站26个,成功化解新业态纠纷29件,提供法援17起。协商机制赋能,推动23家新业态平台企业开展集体协商,覆盖职工四万余人。快递行业专项协商在高温补贴、意外保险等方面达成重要意向,惠及近万人。
强化机制,权益保障防线筑牢筑实。针对在全市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调研中发现的部分企业管理问题(如歧视性条款、严苛处罚、违法规定、粗暴管理),盐城市总工会提出并推动系列对策落实:加强普法宣传、建立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制度、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发挥工会监督协商作用、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着力划清企业管理权责边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盐城市总工会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拓展民主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盐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民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