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扬州“义工教授”团队开展示范宣讲——

思政课扎根产业土壤,赋能每一个工位

    本文字数:2281

本报通讯员 胡俭 高云

大暑时节的扬州,热浪蒸腾,暑气逼人。7月23日,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小剧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扬州市总工会举行“提技增智强服务 思政赋能促产改”精品课堂示范宣讲,来自“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团队的6位代表依次登台,他们用沾满车间油污的案例、带着乡音的解读、融入前沿科技的思考,生动诠释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治意义、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烹制出一场“有高度、接地气、能解渴”的思想盛宴,台下观众不时拿起手机,记录经典语句,拍摄精彩瞬间。

从“课堂”到“讲堂”,“斜杠教授”竞晒“精品课”

“产业工人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工位”,扬州大学博士朱常柏教授开宗明义,运用国际国内一组生动案例,生动解读做好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给一线工人上课,给观众一碗水,自己就得装一桶水”,朱常柏透露,即便高校工作再忙,他也认真备好产改课,为了让讲课更接地气、贴近职工生活,年近花甲的他,特意自费自学报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他认为,义工教授虽然是志愿服务,既然站上这个讲台,既要敬业,更要专业,就像网上的“斜杠青年”一样,一专多能,当好“斜杠教授”,不辱义工教授使命。

扬州大学博士姚干兵教授分享的《安全为了谁》、扬州大学商学院博士季毅教授讲述的主题《“产改”赋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些主题与教授日常教学专业关联不大,或者毫无联系,只要企业职工有需要,只要工会点题布置,他们就千方百计精心设置课程和教案。

据了解,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志愿服务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师资来源从最初的大学教授扩大到市委讲师团成员、党校教员、劳模工匠、工会干部等;服务内容从初期政治理论宣讲为主,拓展到企业产改、社会文明、技能培训、健康安全等15个方面;地域范围也从市区扩展到县(市、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车间(班组)。正如朱常柏所说,作为专职教授,要在高校讲台、科研阵地上闪闪发光;作为工会“义工教授”,就要当好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播种机、宣传队。

从“讲台”到“工位”,让思政课扎根产业土壤

“落实五大任务,说到底是要让产业工人‘有奔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工会副主席徐巍的授课,带着浓浓的“行业印记”。他以电信基站建设者的案例,解读“推进五个强化”如何与工人的职业发展同频共振。

如果说,“讲台”是教授的“工位”,“虾塘”则是全国劳动模范戴大喜的“工位”。28年来,他从农民到技术员,再到江苏欣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与其他3位养殖户创办了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现在的210人,带动本镇及周边乡镇2000多农户从事罗虾养殖,基地养殖面积也由300亩发展到了8000多亩,户均纯收入达到了9万元以上。

戴大喜以“一只虾,能撑起一个产业,圆一群人的致富梦想”为题,讲述自己作为一名“农业产业工人”与高邮市“中国生态大虾之都”品牌的不解之缘。“过去高邮大虾论斤卖,如今生态大虾论只卖,塘口一只大虾能卖到30元!”说到这里,戴大喜更是喜不自禁,“农业产业工人一样有奔头!”一番话,引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大家连声感叹:“这种带着乡音、带着仆仆风尘的思政课,让人听得过瘾!”

“AI会抢工人的饭碗吗?”城数(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卫平抛出的问题,让现场气氛瞬间活跃。他展示的“智能工厂”视频里,机械臂与工人协作作业,“AI负责重复性劳动,工人专注于工艺优化,这才是未来的样子。”廖卫平的解读,解开了很多工人的“技术焦虑”。不仅如此,“AI现在已经成为普通职工个人生活、职业发展工具,生产线工人可通过工业视觉进行AI质检,提高质检效率与准确性,还能利用AI预测设备维护、报修设备故障……”一通科普,让大家听到入迷,台下观众不停手机拍摄PPT,甚至示意“讲慢点”。

“思政课扎根产业土壤,接地气才冒热气。”市总工会一位中层干部由衷感叹。

从“赋能”到“共生”,争做深化产改的智囊智库

在新时代背景下,产改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扬州大学商学院博士季毅教授凭借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工人阐述了产改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与企业效益、个人收入紧密相连的务实举措。他进一步剖析了人工智能(AI)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强大功能,以及其如何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推动工人从传统的“体力型”劳动向更具价值的“脑力型”工作转型。

在AI时代,产改的思考维度不断拓展,从“赋能”迈向“共生”的新生态,已然成为新时期产改领域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更是广受欢迎的产改课题。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志愿服务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投身于产改实践。他们不仅是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囊智库。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既为企业注入了思想活力,又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共生”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助力。

近年来,扬州市总工会聚焦实现产改工作新目标,扎实开展“百企产改宣讲”活动,围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通过宣讲、解读、问答等形式,解读政策、分享经验、寻计问策,让企业经营者和广大产业工人听得懂、能操作、可落实,真正推动产改成果落地见效。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蒋元峰表示,“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等荣誉称号,通过产改主题精品课堂示范宣讲,希望“义工教授”团队能够紧扣时代主题,聚焦思想引领,推出更多贴近时政、贴近职工、更接地气的精品课程,让产业工人思政课有鲜明的“时代感”,在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