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霓虹灯下的才艺盛宴 烟火气里的消费活力
本文字数:1291
本报通讯员 叶笑影
7月21日晚,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澳联集贸市场华灯璀璨,人声鼎沸。一场融合了艺术风采与市井烟火的职工才艺总决赛在此拉开帷幕,22组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选手登台献艺,用歌声、舞姿与欢笑点燃夏夜,以文化为媒激活商圈消费,奏响了一曲“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的和谐乐章。
夜幕下的澳联集贸市场,舞台灯光与商铺霓虹交相辉映,摊位前的吆喝声与舞台上的乐曲声交织成最鲜活的城市夜曲。这场由海安市总工会牵头,市妇联、市教体局、市商务局、市融媒体中心等联合打造的才艺赛事,打破了职业与身份的界限——企业车间的技术员、校园里的人民教师、医院里的白衣天使、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纷纷放下工作中的严谨与忙碌,在聚光灯下变身艺术家。
独舞《呢喃》率先登场,舞者以行云流水的肢体语言勾勒出生活的细腻情愫,裙摆翻飞间,仿佛将观众带入寻常巷陌的诗意瞬间;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则用空灵悠远的旋律,让在场的异乡务工者眼眶湿润,质朴的乐声里藏着千万劳动者对家乡的眷恋;小品《四喜临门》更是将车间趣事、社区家常搬上舞台,含有方言特色的台词引得台下观众会心大笑……掌声与喝彩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选手们的表演充满生活质感,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比专业演出更动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海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瑾感慨道,这些来自基层的表演者,用最本真的情感诠释艺术,让舞台充满了烟火气与人情味。
三个小时的角逐,京剧唱段的婉转、二胡独奏的激昂、现代舞的动感轮番上演,现场气氛被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终,海安顺丰徐晓龙演唱的京剧《贵妃醉酒》与市第一实验幼儿园薛何、朱自然演绎的舞蹈《有我》摘得桂冠,市城南实验小学戈逸雯的二胡独奏《战马奔腾》等4个节目获二等奖,滨海新区职工艺术团顾建华的笛子独奏《喜庆丰收年》等6个节目获三等奖,另有10个节目获优秀奖。现场还为22组选手颁发了“海安市职工艺术团成员”聘书,让这些民间才艺达人有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更令人瞩目的是,获奖选手不仅收获了荣誉证书,还拿到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券,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600元、优秀奖300元。“此次活动不仅圆了我的舞台梦,市总工会还发放了消费券,这趟来得值。”获奖者徐培君难掩激动。
消费券的发放如同一剂“催化剂”,迅速点燃了商圈的消费热情。澳联商业街某餐饮店主李女士笑着说:“今天才艺比赛,不少顾客买上小吃看演出,还有人拿着消费券直接核销,生意好得忙不过来。”同时,开发区洋蛮河办事处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路边设置了零工夜市咨询服务,18家企业共提供了80个岗位,为求职者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就业对接桥梁。
才艺比赛不仅是职工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激活商圈活力、凝聚城市精神的纽带。今年以来,海安市总工会已举办了“职工好声音”、职工拔河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化+体育+商业”的融合模式,让职工在参与中收获快乐,让商圈在活动中聚拢人气。
当舞台灯光渐暗,商业街的热闹仍在延续。这场在烟火气中绽放的才艺盛宴,不仅为市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更勾勒出“文化赋能消费、消费反哺文化”的城市发展新图景。随着后续职工篮球赛、理论宣讲比赛的筹备,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将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让烟火气里的幸福滋味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