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集体协商典型案例

能级工资凝聚职工 赋能产改促企发展

    本文字数:1918

【公司概况】

南京中德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全链条,生产的污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废水、医院污废水、农村沼气工程等领域,构建了“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布局。现有106名职工,其中技能人才占12%,高级技工5人,形成以各级劳模为引领的三级人才梯队。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国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要求,推动企业在环保领域持续创新发展。公司工会自2009年9月建立以来,连续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工会代表职工就劳动者的切实利益展开讨论并签订集体合同。

【协商背景】

在国家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和待遇保障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公司工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提升技术工人、先进职工的各项待遇,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加快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决定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将职工专业技术水平、所作贡献与薪酬挂钩制度写进集体合同,推进能级工资制度的建立。

【协商过程】

1.选好协商代表,广泛征集议题。秉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的宗旨,工会着力推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地。为精准传递职工心声,工会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职工方协商代表。这些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倾听职工的意见与诉求,细致收集各类建议,并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严谨梳理、归纳,最终确定了协商会议的核心议题。

2.高效召开协商会议,精心拟定合同草案。在协商会议正式启幕前,为保障协商议题得以深入、有效地探讨,职企双方协商代表共同回顾上级组织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做好“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文件,同时学习周边优秀企业开展能级工资专项协商成功范例的信息,让代表们深刻领悟到“能级工资”专项合同实施后,企业与职工将携手迈向双赢局面。随后,协商会议聚焦四大议题火力全开,各方代表各抒己见,经过多轮激烈研讨、深度磋商,最终协商一致,最终将“设立创新创优成果和先进操作法奖;建立技能人才职级津贴;设立技能竞赛和学历专项津贴”等议题内容融入公司《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使之成为《合同》的核心要点,为后续工作筑牢坚实根基。

【协商成效】

1. 创新创造成果奖和先进操作法奖

针对在生产中取得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推广先进操作法,以及参与公司课题攻关并对成果有贡献的职工。

奖励标准:个人:一次性奖励 500元;团队:一次性奖励1000元。

2.技能人才职级制度

具体职级(或技能等级)设置和对应的岗位工资水平如下:技术类岗位和生产操作类岗位根据不同职级(或技能等级)设置岗位工资。标准:初级:每月补助30元;中级:每月补助60元;高级:每月补助100元。

3.学历津贴

针对专业对口岗位工作的大专(含)以上毕业生,以及在本职岗位上通过提升专业学历的技术工人。本科:每月80元;专科(大专学历):每月50元。

4.竞赛获奖专项特殊津贴

在国家、省、市级岗位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职工。

国家级:每月100元;省级:每月60元 ;市级:每月30元。

【职工评价】

公司通过建立集体协商制度,使职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对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次协商增加了能级工资协商的相关内容,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企业对我们的重视,薪酬与技能挂钩,大家都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了。很多职工都表示:“以前总担心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现在有了明确的薪酬激励机制,工作更有干劲了,企业效益好了,我们收入也提高了,这是双赢的好事。”通过职工反馈可以看出,能级工资协商不仅稳定了职工队伍,满足了职工的期望,还增强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案例启示】

本次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中“技高者多得”“级高者多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给企业、工会和职工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是从企业角度,薪酬激励机制更加有效。“技高者多得”激励员工主动提升技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级高者多得”让员工看到职业上升通道,稳定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二是从工会角度,助力企业落实这三个理念,是履行维护职工权益职能的关键。通过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确保职工凭借技能、职级获得相应回报,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的信任与依赖,提升工会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三是从职工角度看,“技高者多得”鼓励职工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个人价值;“级高者多得”为职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激励职工追求更高职级,提升收入水平。这三者共同促进职工积极提升自身技能,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曹金龙 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