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炎炎夏日,掌握“ABC原则”远离光老化

    本文字数:1069

炎炎夏日,阳光“烤”验着我们的皮肤。你知道吗?阳光中藏着一个“隐形侵蚀者”——紫外线。它日复一日地“偷走”我们的年轻态,悄悄在皮肤上刻下皱纹、种下色斑、削弱弹性。有研究揭示,高达80%的皮肤可见老化迹象(如皱纹、松弛、色斑),都源于阳光的慢性伤害——光老化,这可比自然衰老的“威力”大多了。

据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南京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部侯玲介绍,在紫外线的家族中,UVA和UVB是导致光老化和损伤的“罪魁祸首”。长波UVA穿透力超强,能直达皮肤深层(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皮肤松弛、皱纹的“主谋”。更可怕的是,它在阳光中含量极高,夏天能达到UVB的1000倍!就算在室内,只要阳光能透过玻璃晒到你,它就在“工作”。中波UVB则以强大的能量“晒红”“晒伤”皮肤(晒斑),也与光老化密切相关。它们联手“作案”,还会导致皮肤“加班加点”生产黑色素,最终色斑、肤色不均统统找上门!

其实,科学防晒可防可控。和不可逆的自然老化不同,光老化是可以预防和减缓的。关键在于科学防晒,阻断UVA和UVB的伤害。

掌握防晒“ABC原则”,简单又好记

A-Avoid(避免日晒):终极法宝——能不晒就不晒!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上午10点—下午4点)。注意:在室内靠近窗户、车内等能被阳光晒到的地方,也要做好防护哦!

B-Block(物理遮挡):硬核防护,给皮肤穿上“盔甲”。宽檐帽、太阳镜(带UV防护)、防晒口罩、防晒衣/伞……统统备齐!物理遮挡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晒方式之一。

C-Cream(防晒霜):给暴露皮肤加一层“保护膜”。

怎么选?一般推荐物化结合的防晒霜,防护更全面。

怎么涂?每次使用要足量,脸和脖子大约需要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量。别心疼,涂不够等于白涂!

多久补?记住口诀:“2小时,补一次”。出汗多、游泳后更要及时补涂!

防晒霜上的SPF、PA,到底怎么看?

根据个人皮肤类型及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度选择合适防晒指数的防晒产品。应该同时防护UVA和UVB的光谱防晒产品。防晒产品的防晒能力以防晒指数表示,其中SPF表示该产品防护UVB的能力,而PA则表示该产品防护UVA的能力。

SPF是防UVB(晒伤)的能力指数,数值越大,防“晒红晒伤”时间越长。

PA是防UVA(晒黑、老化)的能力指数,后面的“+”越多,防护力越强。

不同场景,防晒霜怎么选?

高原/海边:春夏季室内>30,PA+++或更高(紫外线超强);春夏季室外>50,PA++++

平原/内陆:春夏季室内>25,PA++;春夏季室外>30,PA+++

秋冬季室内:>20,PA+

秋冬季室外:>20,PA++

小贴士:无论在哪,选择能同时防护UVA和UVB(即标有SPF和PA值)的“广谱防晒霜”才是王道!

防晒霜应该怎么洗?

普通(不防水)防晒霜:洗面奶就能搞定!不用担心残留,皮肤自己也会代谢掉。

防水防汗型防晒霜:请出动卸妆产品!确保清洁干净。

侯玲 白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