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托”起希望 “管”出精彩 “暖”到心坎

南京工会“爱心托管班”为职工解忧

    本文字数:1747

本报记者 陶睿

“以前,我送外卖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孩子。现在,暑托班既能辅导孩子作业,还能带娃学新知识、交新朋友,我也可以安心工作了!”7月4日,“淳农工享”2025年职工子女爱心暑托班的课堂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看着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专注完成作业、围坐一起合作完成创意手工、跟随老师探寻家乡地名故事,一名外卖骑手家长很是欣慰。

当蝉鸣奏响盛夏乐章,南京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发动支持各直属工会、街道、园区和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举办暑期“爱心托管班”,打造孩子们的“安全港湾”与“成长乐园”。截至目前,已开班的爱心托管班达260个,服务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双职工子女6000余人。接下来,全市还将有近百个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预计整个暑假将服务孩子近万人。

“官方带娃”不负所“托”

办好暑期“爱心托管班”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提前统筹谋划,明确项目要求、服务对象、办班地点、师资配备、课程设计等内容,引导专业教师、大学生等参与志愿服务,街道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同时,建立完善人身、饮食、交通等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应急预案,为职工子女撑起暑期“守护伞”。

高淳区总工会计划联合基层工会开设18个爱心暑托班,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精细化志愿服务,提供“托管+教育”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预计将有700余名职工子女在此收获成长与欢乐。砖墙镇总工会联合团委开设“淳农工享”2025年职工子女“爱心暑托班”,集结3名镇内优秀教师和18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授课队伍,助力孩子们巩固学业、拓宽视野、培养兴趣。

孩子成为职工“上班搭子”

“把孩子送到这里,他们可以在体验考古流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知识,真是太棒了!”雨花台区总工会以“文化传承进暑托 多元实践助成长”为主题开启送课模式。孩子们在了解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神秘历史之后,手持专业考古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层”、挖掘“文物”,仔细辨别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模型的特征,兴致盎然地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

课程设置上,南京暑期“爱心托管班”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安全自护、手工制作等方面,开发出一系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实践体验活动。秦淮区总工会把“爱心暑托班”开到职工“厂门口”——1865园区,带领孩子们感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习航天知识、领略非遗之美。

“带着孩子来上班”,不仅是1865园区首期爱心暑托班的主题,更是很多职场父母期待的夏日生活。近年来,南京市总工会推动支持职工较集中的园区、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设“爱心托管班”,让孩子成为职工暑期的“上班搭子”。

7月2日,77名职工子女参加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小小南”第四期暑托班。自2022年开办暑期托管班以来,公司工会围绕“幸福南钢 健康生活”1个总目标,总结出包含2个机制、2个核心、6个课堂、6重保障的“12266”托管体系,在看护职工子女的同时适当增加作业辅导、兴趣爱好、研学拓展等服务。“感谢爸爸妈妈的单位给我们组织了暑托班乐园,让他们能好好工作,我们能快乐成长,度过一个收获满满的假期!”暑托班的学生葛辰曦对此赞不绝口。

“靶向托管”暖“新”减负

“一到暑假,我和妻子就犯了难。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担心他的安全;托付给老人,又怕累着他们。”一名来宁务工的网约车司机坦言,“工会组织的暑期托管班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南京市总工会依托职工服务中心,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暑期夏令营,并每人赠送一份康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同时,鼓励园区和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向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开放托管名额,共同守护孩子成长。7月7日,六合区龙池街道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在街道“康乃馨驿站”和龙池社区“圆梦教室”同步开班,采用“双班并行”模式延伸服务半径,并在招生过程中优先照顾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等群体,精准服务职工带娃需求。

栖霞区举办“梦想起航 逐梦蓝天”主题夏令营活动,带领外来务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探索航空世界、体验漆扇制作,点燃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热情;高淳经济开发区开展“工惠童行”外地职工子女暑期研学活动,用“研学+”模式破解外地职工子女“探亲困局”……“托”起希望、“管”出精彩、“暖”到心坎,在开设“爱心托管班”的同时,南京工会还针对不同类型的职工子女推出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靶向托管”让孩子亦玩亦学,让家长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