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开设公益暑托点1782个,惠及职工近10万人——

苏州织密职工子女“关爱网”破题“看护难”

    本文字数:1539

本报通讯员 苏工萱

“小朋友们!准备好迎接令人期待的奇妙夏日之旅了嘛!”7月7日,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工会首届职工子女暑托班在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开班,40名6到12周岁的小朋友开启了为期10天的暑托时光。在老师们带领下,孩子们首站走进学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共同亲近自然、探索未知。

开办职工子女暑托班是苏州市总工会践行“服务职工、关爱职工”宗旨的重要举措,旨在有效缓解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助力职工安心工作,为职工子女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暑期托管环境,促进孩子综合素质提升。今年,苏州工会联合多部门开展暑托服务1782期,惠及职工近10万人。

“我们设计了羽毛球、创意美术等6大类课程,不仅是技能学习,更是潜能挖掘。此外,每天还有一小时的专属作业辅导时间,为职工家长们‘减负’。”暑托班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孩子们在高温天也能畅快运动,校方专门在体育馆加装了空调系统;午休则安排在书香弥漫的图书馆,让片刻休憩也成为滋养心灵的时光;每位教师都经过安全培训和课程演练,每日三次体温监测、配餐协议公示……细节满满的暑托服务,让家长群里充满了点赞。

“托管班不仅要‘托得住’,更要‘托得好’。”工行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满足基础看护需求的同时,职工子女暑托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健康管理等特色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设计差异化课程。丰富多元的课程、细致周全的安排,精准切中了职工家长的迫切需求——开放报名以来,首期计划40人,实际报名近80人。

这样的暖心场景,正在苏州各地上演。苏州各级工会聚焦双职工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子女“看护难”问题,依托职工亲子工作室、职工书屋等阵地,陆续启动多样化暑托服务,以精准化、特色化举措为职工家庭排忧解难,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度过安全充实的假期,用各具特色的“成长营地”,为工娃们的夏日保驾护航。常熟市总工会“小袋鼠”暑托班优先保障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入学,实行公益收费标准——新就业形态职工子女仅需缴纳360元/人。苏州交投集团“交投娃”暑托班今年暑托时长增加至5周,覆盖范围拓展至相邻单位,并进一步优化课程安排、增加服务力量、丰富活动体验,助力孩子们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成长。

在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云享托管 童乐一夏”暑托班课程设置六维融合、寓教于乐,晨间启蒙开设“诵读+计算打卡”挑战培养专注力;运动时光融入跳绳、体感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中唤醒活力;手作课堂开设竹编包制作、“小小甜品师”等体验课程,在创作中理解“匠心精神”;科普探索聚焦全球视野与科学启蒙,巧用绘画创作培养探索意识,“图书管理员”角色模拟理解公共服务意识;每周两次外出户外研学,涵盖生命健康科普馆、苏州博物馆等场馆,实现文化浸润与科技赋能;晚接时段设置“作业答疑+自主阅读”时间,养成阅读习惯,为“移二代”锻造“基础巩固—兴趣拓展—实践应用”的立体化成长空间。

截至目前,该市各级工会已筹集资金662万元服务职工子女暑托班,惠及职工近10万人。其中,制度保障是根基——全市推行托管班“四个有”标准:安全措施、托管协议、意外保险、应急预案缺一不可。管理则细至人均活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配餐机构须持餐饮服务许可证等具体条款,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暑托服务更加注重精准覆盖。全市开设公益暑托点1782个,重点关注新业态劳动者子女、来苏“小候鸟”、困境青少年等群体,为他们提供就近就便的托管服务。服务形式也更加灵活,既有不低于28天的集中式课程托管,也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让不同需求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暑期乐园”。

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工会将始终坚持以“娘家人”的细致,持续升级托管服务,以用心用情的服务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更好地回应职工期盼,解决职工所需,提升职工幸福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