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劳模工匠“三进”走进工娃爱心托管班
本文字数:688
本报讯(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胡杏扣)当匠心与童心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绚烂火花?“什么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长大后也可以当劳模工匠吗?”7月14日,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队成员走进镇职工之家劳模讲堂,为工娃爱心托管班的小朋友讲述了非同寻常的匠心故事。
课堂上,小朋友首先观看了《大国工匠》第一集视频,视频讲述了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参与建设川藏铁路的故事。他多年战斗在祖国偏远地区,不怕艰辛,为祖国建设付出了青春与热血。看完视频后,孩子们被彭祥华艰苦奋斗、技能报国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纷纷鼓起了掌,“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13年时间,马艳东完成了从高职生到全日制博士生,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和全国劳动模范的蜕变。”活动现场,盐城市劳模、光明公司首席技师吴文超以《为世界工程装备铸造“中国心”》为题,向孩子们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马艳东的故事,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工作经历,勉励学生要踏实勤奋、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劳模工匠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今天听了劳模工匠的成长励志故事,我非常感动。我要力争每天的学习都有收获、都能进步,努力成为新时代好少年,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楼王小学学生王香菱说。最后,孩子们来到讲堂外面参观劳模荣誉榜。展板上的一行行文字像是一首首致敬劳模、崇尚劳模的赞美诗,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
楼王镇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还将安排不同岗位的劳模工匠走进爱心托管班,激励广大职工子女以劳模工匠为榜样,在心中潜移默化埋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争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