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村支书戴虎:让足球成为连接村庄与未来的纽带

    本文字数:1022

夏收时节,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戴虎忙碌的身影。

6月14日,戴虎在家乡主场献上了自己的“苏超”首秀。

6月14日,“苏超”第四轮,淮安主场对阵南京,第89分钟,39岁的戴虎替补登场,加上补时阶段,他登场7分钟,帮助球队守住了1:1的比分。

尽管没能赢球,戴虎遗憾之余也很兴奋:“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高光时刻,身披家乡队战袍,为城市荣誉而战!”

今年39岁的戴虎,还有一个身份——爱踢球的村支书。

戴虎与足球结缘于2001年左右,那时的他还是一个15岁的追风少年,还在上学。“操场上常有一些成年人来组队踢足球,看着看着,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也想上去踢两脚。于是,我就给他们捡球、递水、套近乎。”从捡球的球童开始,到后面场上缺人,戴虎就慢慢可以替补上场了。足球,陪伴戴虎走过了他的学生生涯。

2003年12月,17岁的戴虎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心爱的绿茵场,参军入伍。虽然远离了足球,但部队的高强度训练,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2011年12月退役后,回到家乡的戴虎重新走上球场,成为队友和对手口中的“虎哥”。

凭借一贯的优异表现,淮安把他列入了球队大名单。“我们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小的还在读高中!”作为球队中的“老大哥”,戴虎按照球队的安排,兢兢业业,在团队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训练场上,他耐心指导年轻队员刻苦训练;更衣室里,他用丰富的经验帮助队友调节心理状态。

戴虎和队友在场上奔跑时,看台上的淮安球迷一直为他们加油呐喊。“以前的比赛,我们团队或个人踢得尽兴就行。但在‘苏超’,我们身披家乡队战袍,要为淮安城市荣誉而战。”在登场的7分钟时间里,戴虎感受到球迷巨大的热情。他和队友顽强拼搏,最终成功帮助球队守住1:1的比分。

2024年10月,戴虎担任涟水县朱码街道韩陈村党支部书记。当下正逢农忙时节,组织村民抢收抢种、疏浚沟渠……戴虎忙得脚不沾地。但不管多忙,每天清晨,他都雷打不动到村广场打沙包、练负重、跑步,“没有一个好身体很多事是坚持不下去的!”

韩陈村村民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戴虎比赛的画面,才知道戴虎会踢球,而且踢得那么好。一些之前没关注过足球的老人鼓励他继续为韩陈争光、为淮安争光。

为淮安守住荣誉是一方面,戴虎更看重足球运动带来的社会价值。作为基层干部,他计划将足球的激情与活力带回社区,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前,村里的年轻人一下班就玩手机,很少有人出来运动。现在,他们看到我在踢‘苏超’,都很羡慕,也想跟着我一起踢球。”戴虎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让足球成为连接村庄与未来的纽带。

杨晶晶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