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午间一小时”值得借鉴
本文字数:676
余清明
肩颈操、工笔画、减压手作……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总工会推出“午间一小时”职工减压系列活动,利用午休时间为职工打造专属的放松空间。(7月7日《劳动午报》)
据介绍,每到周一、周五,该街道工会服务站活动室都会迎来一拨拨职工,参与肩颈操活动。每周二、周四的“午间一小时”则是工笔画活动时间,培养职工在艺术领域的兴趣爱好。今年“午间一小时”还设定了读书会和DIY减压手作等活动,让职工参与到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缓解工作压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职工幸福感与归属感。
人需要劳逸结合,午休时间就该让职工得到休息和放松。人还有精神追求,需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内心世界。“午间一小时”活动很好地满足了职工需求,自然受到职工的热烈欢迎。现实中,有的单位只管“八小时之内”,认为午休时间怎么过完全是“私事”,任凭职工“自由发挥”。职工要么微信聊天,要么玩手机游戏,或者三五成群“小赌一把”。毫无疑问,如此“自由发挥”的结果,只会给接下来的上班时间带来身体疲惫、精神萎靡。
“午间一小时”益处多多。一方面,有效舒缓了职工紧张的神经,让他们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另一方面,陶冶了职工情操,开阔了职工眼界,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人文素养。同时,通过集中学习和相互交流,促进了职工间的友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笔者提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午间一小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满足不同职工的个性需求。二是部分职工有午休习惯,午休间隙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议开设专门的午休点,让有午睡需求的职工“安心休息一小时”。
“午间一小时”为职工减压赋能,让职工遇见“更好的自己”,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