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高淳区总工会打造职工食堂“双样板”——
从舌尖到心间,为幸福“加码”
本文字数:1115
中午11点,两处飘着饭香的职工食堂正演绎着不同的温暖故事——在高淳开发区瑞淳高新职工食堂,前来就餐的周边企业职工边用餐边扫码报名工会“职工Yeah校”课程;1公里外的古柏街道江张村职工食堂,网约车司机们捧着热乎的盒饭感慨:“15元两荤两素,比路边摊干净实惠多了!”
这截然不同的用餐场景,正是南京市高淳区总工会落实省总工会“职工好食堂”建设要求的创新实践。
“宁工享职工食堂”的金色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推开瑞淳高新职工食堂的大门,饭菜的香气裹挟着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这个日均服务400余人次的“能量加油站”,正在重新定义职工食堂的内涵——宽敞舒适的环境下几十道菜品轮番登场,让每天的三餐都像开盲盒般充满期待;职工专属充值优惠,则让“好吃不贵”从口号变成现实。
“现在吃饭都能涨知识了!”正在扫码报名“职工大讲堂”的李师傅笑着说。在这里,工会服务化作触手可及的温暖:随手可取的最新工会报刊和图书,抬眼可见的“职工Yeah校”课程通知,让每一餐饭都成为精神补给时刻。明厨亮灶间,厨师们精心烹制的不只是美食,更是高满意度背后的“幸福配方”——从确保“舌尖安全”到打造“心灵港湾”,瑞淳高新职工食堂正用工会温度重新诠释让职工们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幸福感”的新定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村委会闲置房改造的江张村职工食堂。这里没有华丽的装修,但泡沫箱保温的400份盒饭每天准时送达周边小微企业,15元的亲民价格包含两大荤一小荤两素,还附赠免费例汤。“我们服务的是‘被忽视的角落’。”食堂负责人表示,这里既解决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的“吃饭难”,更为附近高淳经开区大量无力自建食堂的小微企业提供团餐配送。
南京一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企业,现有职工76人。由于企业职工数少,开设食堂手续麻烦、投入也大,经职工提议,2024年2月份开始在江张村职工食堂订餐。“一年多下来,感觉挺好。食堂有专门的送餐车,菜品都会打包用泡沫箱装好,按时按点送达,哪怕天冷也不担心饭菜冷掉。而且菜品丰富,家常口味,不是重油重盐,相对比较健康,职工们都能吃饱吃好,也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公司负责人赵先生对此非常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该食堂全部聘用本村闲置劳动力,形成了“工会搭台、村企合作、反哺民生”的闭环。这种“区域性食堂+精准配送”模式,正是对省总工会“推进建设路径多元化”要求的生动诠释。
高淳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两家食堂如同“双生子”,瑞淳高新职工食堂代表“高标准示范”,江张村职工食堂体现“普惠性托底”,共同构建了服务职工的立体网络。职工食堂不该只是吃饭的地方,区总工会下一步将在职工食堂植入更多“职工大讲堂”元素,让“两堂”建设真正实现从满足胃到温暖心的跨越。
本报记者 谢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