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为城市“摆渡人”撑起法律保护伞

    本文字数:492

本报讯 (记者 陶睿)日前,南京启动以“法律援惠民生 司机权益保护”为主题的网约车行业法律服务项目,让司机在权益受损时“求助有门 维权有路”,促进“司机有尊严 行业有未来”的网约车行业高质量和谐发展。

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网约车司机是城市的“摆渡人”,更是一张张流动的城市名片。然而,在网约车行业这一新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平台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理赔争议等诸多法律问题。相较于传统行业的从业者,网约车司机面临的法律困惑更趋多元,权益保障需求也更为迫切。为此,南京市新兴产业工会党支部、网约车行业党支部、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等联手,共同发起网约车行业公益法律服务项目,指导、帮助网约车司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风险。

“司机有尊严 行业有未来”项目启动后,聚焦谋行业发展大事,攻克权益难事,做好司机服务小事,推进场景指引实事,扎实推动公益服务项目落地;以党建为引领,促进“行业实践+专业服务+高校智库”深度融合,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形成涵盖合同规范、纠纷调解、权益保障的行业专业成果,力争将南京经验推广至全国网约车行业,成为公益法律服务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