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连云港:护“新”凝“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本文字数:760

通讯员 易怀丽 胡晓龙 特约记者 刘毅

连云港市总工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法治意识增强为引领、以综合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维权服务质效提升为目标,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连云港市总第一时间为需要援助的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累计帮助32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讨回工资等各项费用350多万元。成功为货车司机杜某、陈某讨回拖欠工资案入选全国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为货车司机俞某提供法律援助案入选全省律协典型劳动争议案件。

该市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立法调研,形成建议草案,给市人大审议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地方人大决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累计组织12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工会干部参加线上线下法律知识学习。开展调研、送法进平台,为3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服务。指导快递、网约车、货运等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相关权益保障协议,规范劳动用工,两项做法被评为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该市还深入推进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倾力打造连云港市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邀请人社、法院、检察院、司法、社会组织等部门进驻(随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以市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为牵引,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站点32个,招募服务队伍120人。县级以下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阵地全部融入同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灌南县工会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的同时,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实现阵地“双向融入”,获评全省先进。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共投入近150万元,对126家工会驿站中的44家进行智能化升级,联合建成标准化“司机之家”38家,将工会12351等相关服务方式公布,及时为新就业形态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