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以学促干强本领 靶向施策显成效 淮安多措并举推动《意见》落地见效
本文字数:1900
陈进元
在2025年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职工技能大赛现场,来自全县18家企业的近80名技术工人全神贯注地完成高精度实践操作。这场赛事不仅是产业工人的技能对决,更是淮安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
自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淮安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将学习宣传贯彻《意见》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分层培训、技能竞赛、品牌打造等务实举措,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分层学习凝共识,
思想引领强根基
淮安各级工会将学习《意见》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多形式、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市总工会率先行动,举办深化产改专题培训班,邀请全国总工会专家深入解读《意见》,覆盖市县工会干部、产改试点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人;清江浦区总工会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学习矩阵,开展《意见》网上知识竞赛,吸引全区工会会员参与答题,每日前25名满分职工获赠洗护、生鲜等实用礼包,以“有奖竞答”激发学习热情;洪泽区总工会依托《职工云畅听》线上栏目,将《意见》核心要义与劳模故事、工匠精神相结合,累计覆盖职工超50万人次,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在实践层面,涟水县总工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指南,举办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工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聚焦产改政策、维权服务等主题。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既提升了理论水平,又掌握了实操技能。清江浦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会联合会联合高校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通过非遗剪纸再现劳模事迹,以红色歌曲诠释工匠精神,生动阐释《意见》中“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的要求,让理论教育“活起来”“潮起来”。参与职工感慨:“这样的学习既接地气,又提士气!”
以赛促学搭平台,技能提升激活力
以赛促学、以赛提能,成为工会推动产改的重要抓手。淮安市紧扣《意见》“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要求,以竞赛为引擎,搭建技能提升平台。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技能大赛设置理论与实操双重考核,杰创科技职工陈贵春等优秀选手凭借精湛技艺斩获佳绩,并获企业年度评优优先推荐资格,树立“技能成才”鲜明导向。洪泽区总工会联合逸臣精密机械公司连续举办两届车削工段技能赛,通过“半线调整定样”等高精度项目,以随机抽签、严格评分确保公平,并颁发微波炉、空气炸锅等实用奖品,激发职工“练本领、争一流”的热情。
针对新业态群体,淮安创新技能提升路径。淮安区物流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举办“趣味运动会”,设计“盲人阵地”“投壶”等项目,打破从业者隔阂,增强协作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既放松了身心,又增进了交流,干活更有劲了!”参赛骑手点赞道。
权益保障筑根基,改革深化稳前行
维护工人权益是工会推动产改的落脚点,淮安市将《意见》“健全权益维护机制”要求落到实处,织密职工保障网。清江浦区总工会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走访美团、闪送等平台企业,为100名骑手发放劳保用品、粮油等慰问品2万元;盐河街道工会深入企业一线,为困难职工送上“暖心包”,用实招暖民心。淮安区职工服务中心坚持“脱困不脱政策”,定期回访已脱贫职工,确保帮扶“不断线”,筑牢防返贫底线。
在法治保障方面,淮安区总工会联合司法局开展国家安全法宣传,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竞答等形式,提升职工法治意识,为产改营造和谐环境。“学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维护权益!”参与职工纷纷表示。
品牌引领树标杆,产改样板展实效
通过实施“三种精神”示范引领行动、产业链产改提升行动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攻坚行动,全市工会以创新实践升级打造产改“淮安品牌”。清江浦区成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会联合会,覆盖20家企业、60名会员代表,通过“党建带工建”模式,建立“委员包联企业”机制,精准对接职工需求。首任主席滕云飞表示:“我们将围绕《意见》中‘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的要求,当好职工‘娘家人’,助力产业链升级。”
盱眙县总工会深化“工匠学院”建设,依托盱眙技师学院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引企入校”和“订单培养”模式,培育智能制造领域新生代工匠。00后徐马飞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从盱眙技师学院毕业后被企业高薪聘用,迅速成长为高级技师。
洪泽区打造“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品牌,邀请全国劳模唐真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惠敏等走进职校,以“奋斗故事会”形式诠释《意见》“弘扬工匠精神”的内涵,活动通过多平台直播覆盖313.9万人次。
淮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意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目标,持续深化技能培训、竞赛赋能、权益保障等各项举措,奋力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淮安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产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