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夏日长长好读书
本文字数:985
杨丽丽
夏天的日头总像是被谁狠狠拉长了,把白昼抻得老长老长。清晨五六点,天光就迫不及待地漫进窗棂,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暮色才慢悠悠地裹住村庄。这么长的光阴,不读书实在是辜负了。
屋檐下的阴凉处,摆一张旧木桌,几条歪斜的长凳。桌上搁着半壶凉茶,茶叶在玻璃杯中沉沉浮浮。我常坐在这里,任穿堂风掀起书页的边角。风里裹着晒透的麦草香,还有院角黄瓜藤偷偷攀爬的气息。隔壁人家的收音机里飘出咿咿呀呀的戏曲,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倒像是书页间漏出的碎语。
翻开一本书,字里行间仿佛也浸着夏日的浓稠。读汪曾祺写昆明的雨季,他笔下的菌子仿佛就长在我家后院的墙根下,带着潮湿的泥土味。文字里的雨丝,和头顶偶尔漏下的树影光斑搅在一起,分不清是书里的景致,还是眼前的真实。有时读着读着,会突然想起童年时在草垛里躲猫猫的午后,那些被遗忘在时光里的蝉鸣,又在耳边清晰起来。
夏日的读书时光,最妙的是不必着急。不像春日的匆匆,秋风的肃杀,冬日的蜷缩。夏日有的是时间,一页一页慢慢啃,一句一句细细品。读到会心处,合上书,看天上的云慢慢游走,任思绪跟着飘向不知名的远方。或许是十年前走过的那条乡间小路,或许是梦里出现过的陌生城池。书里的世界与现实交织,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滋味。
院子里的枣树一天天膨胀着绿意,青枣在叶间若隐若现。偶尔有麻雀扑棱棱落在枝头,惊得书页哗啦一响。我抬头看它们蹦跳,看它们歪着脑袋打量我,忽然觉得这也是读书的一部分。世间万物皆有文字,鸟儿的啁啾,树叶的私语,风过屋檐的叹息,都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日头偏西时,阳光变得柔和起来,把书本染成温暖的橘色。这时再读,连文字都仿佛有了温度。读陶渊明的田园诗,竟觉得自己就站在南山脚下,与他一同采菊;读苏东坡的词,恍惚间也能体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夏日的漫长,给了我足够的时间与古人对话,在字里行间触摸他们的灵魂。
暮色渐浓,蚊虫开始活跃起来。我合上书,把它轻轻放进竹编的书箱。这时才发现,凉茶早已凉透,杯底沉着几片蜷曲的茶叶。但心里却盈满了说不出的满足,仿佛这一天,不只是读了几本书,更是走过了许多不同的人生。
夏日长长,长到可以让我们在书页间漫步,在文字里流浪。不必追赶时间,不必焦虑未来,只消静下心来,让每一个字都化作清泉,浸润干涸的心田。等到秋天来临,再回望这个夏日,那些读过的书,就像院子里成熟的枣子,沉甸甸地挂在记忆的枝头,随时可以摘下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