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企业民主管理典型案例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职代会架起民主管理“连心桥”

    本文字数:1454

一、案例背景

如通是一家致力于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销售的专业化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12亿元的主板上市公司。近年来,行业处于低价竞争,公司利润空间受到多重挤压,为了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机制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公司大力推进职代会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受益的双赢目标。

二、主要做法

根据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推进职代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职代会在公司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推动企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探索融合机制,职代会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

完善参与机制。把职代会制度优势转变成公司治理优势,根据企业上市后发生的新变化、新要求,在职代会改选时从组织建制上注重职工代表的成分比例,非股东代表占职工代表总数的80.7%,较好地避免了股东比例过大而影响民主管理水准,使职代会成为普遍认同的公司治理主体之一;完善维权机制。修订完善职代会“1+6”制度与机制,确立“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等决策机制,从制度层面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了保障;依法依规开好职代会。注重抓好“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对职代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内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意见,拟订整改计划,做到责任部门、时间进度、整改措施三落实,并做好跟踪检查,确保整改项目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二)找准切入点,职代会与公司改革创新相融合

构建薪酬激励机制,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每年增加1000多万元支出,让职工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围绕打破管理与技术岗位技工岗位之间的身份壁垒,推动公司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创新薪酬和分配激励机制,职代会牵头人事、企业管理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技术、管理、技工职业发展三通道实施办法》等并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科学设置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从助理工程师到正高的可逐级晋升的“双师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并给予每月30~800元不等的技能津贴。落实职代会决议,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以创新、创优、创品牌为根本任务,特别是以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先同行研发的钻修井自动化新产品液压吊卡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在传统产品需求减弱、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多重挤压的严峻形势下,对企业销售和盈利水平提升形成了强大支撑。

(三)依托职代会平台,深化开展职工创新创造活动

聚焦质量改进、提高效率、工艺改进、节能减排、精益生产等现场改善项目,持续开展技术革新、“五小”等劳动竞赛职工参赛率达95%以上,两年为企业增收节支1600余万元。

(四)坚持职代会融入幸福企业建设

持续开展“六个一”送温暖活动,实施“五险一金”全覆盖,全员体检、劳模标兵高端体检,每月举办员工生日宴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加大设施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如通”之家。

三、工作成效

通过深化职代会建设,密切了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职工形成了协商共谋、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互促共赢新机制,广大职工积极通过提升技能、提高效率来提高报酬,开展创新创造创效来增加工资,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2023年企业营收、利税同比分别增长26.4%和32%。

四、借鉴意义

推进职代会建设增进了与职工的了解,让职工享受企业的发展红利,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发挥了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架设党和政府与职工的“连心桥”,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