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聚焦主责主业,打造职工满意信赖家园
本文字数:2287
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邱永泉
基层工会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任务,实施“党建引领、组织强基、法治护航”工程,不断提升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水平,做好职工群众的贴心“娘家人”。
党建引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铁军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工会机关党建工作,着力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践学”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认真抓好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制定工会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开展系列教育警示活动。建立工会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实行“一支笔”审批和定期审计制度,确保每笔资金使用规范。
实施工会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构建“理论武装+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培养体系,组织工会干部轮训,举办工会业务特训,加强集体协商、劳动法律等专业培训。推行“一线练兵”计划,探索组织机关干部下沉企业开展“驻点办公”长效机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协调解决劳资纠纷、技能培训等难题,打造复合型工会干部队伍。选准配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深化党建带工建机制建设,学习推广“三组联建”工作经验,着力提升党小组长、班组长、工会小组长的业务素质能力。
实施工会“作风深化年”行动,坚持以上率下,强化问题导向,带头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更好地把基层工会活力激发出来。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创新实行“三单工作法”,任务交办单明确责任、进度跟踪单掌握动态、成绩报告单检验成效,确保年度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树立“勤勉敬业、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固本强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以“小三级”工会建设破解组织覆盖难题。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建会入会工作格局。聚焦小微企业、社会组织集中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楼宇(商圈)等,因地制宜建立联合工会或基层工会联合会,切实发挥区域工会“兜底”作用。加强“两企三新”工会组织建设,突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通过精准服务、“一键入会”等方式,广泛吸引“两企三新”劳动者入会。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更多资源、经费向基层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会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抓基层打基础的质量效益。优化工会工作机制,坚持面向基层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提供心贴心服务、面对面指导、实打实帮带。加快推进工会数智化工程,大幅提高工会服务效率和能力。完善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制度、绩效奖惩、教育培训等有效举措,引导他们扎根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发展在基层。
全面推进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建立平台企业与工会及劳动者代表沟通协商机制,开展思想引领、权益协商、技能竞赛、特色服务等各类暖“新”活动,引入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共建暖“新”阵地,打造“小哥+”、“爱心餐”、意外保险、求学圆梦等系列关爱服务品牌,真正形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体系。
法治护航,共筑和谐劳动关系
落实地方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源头参与涉及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规制定或修订,反映职工心声,表达工会主张。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联合开展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试点,强化基层工会协商协调劳动关系功能。建立健全与人大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等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劳动领域法律法规监督执行。持续深化“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活动,发挥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和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站、点)作用,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体检等活动,提升职工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全面推动“一函两书”落地,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争议兼职仲裁员培训,建设高水平工会法律人才队伍。
推动民主管理工作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面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率和规范化、体系化、实效化水平。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扩大职代会听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题报告实施范围,建立工会组织联动、职工需求带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厂务公开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对话、民主恳谈、民主协商。落实职工代表提案制度,提高职工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征集职工提案“金点子”落地见效案例,探索建立工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切实维护保障好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落实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动建立完善“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薪酬制度。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落地见效,建立完善“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行政”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能,推动“一体化”“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影响职工队伍稳定专项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
小编说: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工会干部思想意志行动。创新入会方式,畅通入会渠道,实现发展会员“精准定位”、服务职工“按需施策”。强化工会数智化建设,运用数智化手段更好地赋能广大基层工会干部,让职工享受“一键入会”“一网全通”,切实提升基层工会工作效率。忠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因地制宜创新组织设置、挖掘服务资源、建强工作阵地,以制度筑基撑起职工“权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