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春日里的“书”适生活

    本文字数:1163

肖玉荣

春日不读书,妄过好时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的生活因读书而愈发充实,书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清晨,曙光初照,城市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我便启动车辆,先送读高中的儿子上学,随后奔向我的单位。车内空间尽管狭小,但有手机微信音频读书公众号的陪伴,这清晨四五十分钟的路途显得轻松愉悦。“读书的兰心”用她温柔细腻的嗓音,将一篇篇佳作娓娓道来;“冰姐扒书”以独特的视角,为我解析那些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品读小屋”则如一位老友,与我一同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在这40分钟的车程中,我随着音频走进了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其中,关于马伯庸《长安的荔枝》的解析,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书中那个为了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而绞尽脑汁的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力挣扎。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古道上,快马加鞭的驿卒,驮着满筐的荔枝,一路尘土飞扬。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荔枝运输的故事,更是对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中努力生存的生动写照。在这一段段读书音频中,我利用了原本碎片化的时间,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成长的经验,让上班的路途不再单调。

夜晚,华灯初上。家中的书房里,儿子在书桌前专注于学业,而我在一旁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柔和的灯光洒在书页上,王蒙的《青春万岁》将我拉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群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而《王蒙八十自述》则像是一位智者在与我促膝长谈,讲述着他人生的风风雨雨,那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余华的《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则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与人性的复杂。福贵的一生,历经无数苦难,却依然顽强地活着,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那句“活着就要有爱,爱就是力量” ,使我进一步明白:爱对于人们生存和奋斗的重要性,爱是人们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在这静谧的夜晚,我与书为伴,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忘却了一天的疲惫。

周末,是我最惬意的时光。清晨或午后,我搬张小椅子坐在阳台上,让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身上。面前的花草在春光的轻抚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翻开书本,有时默读,让文字在心中静静流淌,慢慢回味其中的韵味;有时则大声朗读,那朗朗书声仿佛是与花草分享书中的精彩。偶尔,我还会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音符与文字交织在一起。在这美好的氛围中,阅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生命的修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沐春风,轻拂着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阅读,不是短暂的逃离,而是生命的扎根。在这个春天,书就像那温暖的阳光、轻柔的春风,陪伴着我,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一同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捧起书本,与春天一起奔跑在阅读的路上,去追寻那无尽的知识宝藏,去感受生命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