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滨海瞄准培训切入点构筑就业新通道
本文字数:583
本报讯(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刘义昂 陈凯)“今年1—5月初共线上线下培训家政职业技能4300余人次,促进下岗职工从事家政就业2530人,家政服务员提升技能780人。”近日,滨海县总工会副主席万月在全县家政服务促就业座谈会上说道。
“数字化”培训,增加就业人员。滨海县总工会制作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课件,利用数字工会平台进行网上授课,扩大家政服务培训覆盖面,促进有就业压力的群体掌握家政服务基本技能从而进行再就业。去年以来,共线上培训6700余人次,促进3700多名下岗职工转岗从事家政服务业。
“订单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县、镇(区、街道)工业园区工会分别明确1人为家政服务输出联络员,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调研了解大、中城市家政服务用人需求。县总领导分别到上海、广州、浙江等地家政服务中介机构进行洽谈,签订7份家政服务员用工协议,根据用人单位确定的接纳用工人数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去年以来共“订单式”培训870人,已全部输出上海、浙江等城市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升级型”培训,扩大就业效益。滨海县总工会建立全职型家政服务培训体系,组织从事家政服务业成功人员进行现身说法,还聘请县内外9名家政服务专家、学者定期授课和现场辅导,促进家政服务员向月嫂、医护、育婴、心理辅导等方面转型,打造一支一人多能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去年以来,经过“升级型”培训,全县共有247人取得育婴师、高级月嫂、心理辅导师、医护人员、保健员等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