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国家喊你来减肥!健康减重“医”路同行
本文字数:1141
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肥胖症规范诊疗与全民健康管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学体重管理的重视与参与度,在5月11日“中国肥胖日”前夕,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普外减重、疝与腹壁外科以“体重有数,健康有术”为主题,联合内分泌科、呼吸科、营养科、心血管内科、运动康复科、临床心理科等多学科团队,举办大型公益多学科义诊活动,为肥胖患者提供免费健康筛查、个性化减重方案及术后康复指导。
“以前觉得胖只是不好看,没想到差点要了命!我的故事,就是给所有‘胖友’的警报!”减重术后患者现身说法引起大家围观。
蔡先生(化名)是一名退役运动员,“2018年退役后,饮食不受控,3年体重从150斤涨到了310斤,走路、爬楼大喘气。”2024年5月,蔡先生经过手术后,现在体重已经减到170斤,蔡先生现在的愿望是——想玩遍以前限制体重的游乐场所有项目!
另一位黄女士(化名)术后1年,术前BMI达到48.2kg/㎡,曾经因肥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术后体重下降45公斤,现在能陪孩子爬山、穿婚纱拍全家福。术前合并重度脂肪肝的刘先生(化名),经过手术后每天用APP记录饮食,脂肪肝指标已恢复正常,“手术不是终点,术后营养管理更重要。”
义诊团队创新采用“1+N”会诊模式,启动多学科协作给予个性化的“减重方案”,例如:普外科专家现场评估减重手术适应证,解答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术等术式选择;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医师制定药物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启动肥胖相关代谢病(如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早期治疗;注册营养师提供“3餐+2点”个性化食谱,现场演示低GI食物搭配技巧;运动康复师指导居家运动处方,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提升代谢效率;临床心理师针对“情绪性进食”开展认知行为疗法(CBT)辅导。
活动现场设置五大健康检测专区,通过智能设备与专业评估为市民建立“代谢健康档案”: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血糖快速检测(现场筛查出血糖异常1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7例);身体成分深度分析:采用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精准测定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级(超重/肥胖人群占比达68%);五围数据采集:腰围、臀围、颈围、大腿围、上臂围动态记录,评估向心性肥胖风险;建立健康档案云存储:数据上传至科室小程序,提供在线咨询平台,支持后续线上随访。
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了体重管理门诊,多学科专家为超重、肥胖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实现科学减肥。该院普外减重、疝与腹壁外科主任梁辉表示,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偷偷地减肥,会越减越肥。“为什么减肥这么难,说白了是和人的天性作斗争,其实是很困难的。自己减肥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偏食、营养不良、贫血,甚至会因为减肥失败带来精神心理的问题。”对于体重指数超过32.5 kg/㎡的人来说,通过自我控制成功减肥的概率不到5%,因此,专家建议到专业的减重门诊就诊。
臧燕 戎柿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