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追“新”逐“质” 在数字赛道上奋力跑出“苏”式加速度

    本文字数:981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与上一轮《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实现了有效的政策衔接。《行动计划》提出7大任务、20条重点举措,为江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发力方向,成为全省上下更大力度催生新产业、塑造新优势、释放新动能的行动指南。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谁抓住数字机遇占据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能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动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江苏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江苏在数字赛道上奋力跑出“苏”式加速度,努力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高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先行地。从太湖之滨的智能制造集群到黄海之畔的数字经济园区,从百年制造名城的数字化转型到新兴工业城市的换道超车,江苏正以“数字长江”串联起制造强省的创新图谱,打通从数字强到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新通道。

传统产业撑起江苏经济基本盘,但不容回避的是,“重工业底色”在数字经济时代出现发展“落差”,而“智造”须成为产业焕新的“密钥”。走进苏南,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工厂里,机械臂自动上下挥舞;来到南京钢铁公司,与传统钢厂不同,南钢这个“钢铁巨人”如今搭载了“AI大脑”;跨江北上,数字孪生技术让徐工集团实现高精度虚拟平台测试、设计和验证……大江南北,这样“智改数转网联”的场景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增势迅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数据等相继起飞,一条条产业“新航线”聚链成群,成为江苏数字经济优势产业的“新方阵”。从基因合成生物到量子技术,从元宇宙到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江苏各地特色化未来产业布局,展示了“弄潮儿”探索数字江苏建设的生动实践。

数字基因的深深植入,不仅改变了江苏的产业形态,也浸润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对健全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助企为民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今的江苏,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智慧养老、在线教育、数字政务、数字商圈、AR游园、AI分析、无人驾驶等场景随处可见,从居家到出行,从工作到生活,科技的氛围感不断拉满,“数字便利”触手可及。在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电子哨兵”在道路上智能站岗,自动驾驶清洁车沿着主干道高效作业,智能小巴接送居民上下班“最后一公里”。运用数字技术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同样成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动一幕。

陈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