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扬州能级工资协商促职工创新增收3.96亿元

    本文字数:1232

本报讯(朱江 王槐艾)日前,宝应县的一家民营企业职工方和行政方进行了能级工资协商,经过近1个小时的协商,企业同意建立“创新者多得”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项目难易程度,从创新研发项目新增利润中设立3%—6%比例进行分成奖励。同时,企业行政方同意工会意见,建立以技术员工为主的职工疗休养机制,今年计划分3批次组织120名技能型人才进行疗休养活动。目前,扬州已有2858家企业推行了技能津贴、专利奖励、股权激励、创新分成等特色激励措施,去年实现职工创新增收3.96亿元。

近年来,扬州高度重视企业推行能级工资协商工作,由市总工会、人社局、企业家协会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成员单位紧密协作,连续14年开展集体协商冬季要约行动,将企业职工薪酬调整,特别是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薪酬分配机制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确定下来。为此,扬州组建了全市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聘请了近2000名集体协商指导员,创新“理论集训+实战演练+案例解析”培养模式,举办两届市级集体协商技能竞赛、10期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使集体协商工作高质量推进、规范化发展。同时,健全完善基层服务指导网络,在全市乡镇设立近100家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室,按照集体协商基本原则、协商内容、工作程序,有效推动新材料、储能、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和电动工具、文体用品、教玩具等传统行业职企双方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平等协商,精准破解企业协商难题,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为确保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运作,扬州建立了全国首个工资集体协商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了扬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暂行办法、规范动作程序指引和内容参考指引,形成“四阶七步”标准化流程,即:“代表产生”“平等协商”“审议通过”“审查备案”四个阶段和“协商要约”“协商准备”“协商会议”“合同订立”“合同公布”“合同变更”“协商义务”七个步骤,确保协商合法、真实、有效。坚持标准化、制度化的工作思维。定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动员、指导、帮助、监督企业执行标准,确保标准在企业的贯彻实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将集体协商结果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推进企业内部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机制健康发展。广泛开展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工作,近年来涌现出《强化新能源车辆售后维保服务》《推进电网数字化水平建设》《增加职工体检套餐选择项》等10余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近年来,扬州还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托新业态行业工会,在市快递行业、道路运输行业成立三方组织,搭建集体协商平台。以开展苏工暖“新”、扬工暖“新”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展市级快递行业集体协商,覆盖近万名快递从业人员,实现权益保障精准送达。截至2024年底,全市集体协商覆盖企业1万余家,职工79.53万人,建制率91.03%。集体协商还为职工搭建了创新与收入挂钩转化平台,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通过开展“四技”“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三年来该市培育全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项目认定5项,职工“五小”省级优秀项目认定10项,市职工“三个十大”项目认定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