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张秋平:用爱和坚守照亮矿工平安路

    本文字数:1468

通讯员 高志星

决不允许出现一盏坏灯!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煤海的浩瀚;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无尽的黑暗。”在煤矿,矿灯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之为矿工的眼睛,它能在黑暗中为矿工指引方向、带来光明。

“决不允许出现一盏坏灯!”清早,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机电科灯房车间主任张秋平已经和班组的姐妹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全矿两千多盏矿灯进行逐个检测,是她们每天的例行工作。

做矿工眼睛的守护者

“这个灯的灯珠坏了一个,我给它换好了,还差几个螺丝,拧上就好。”张秋平手拿螺丝刀,在维修台上麻利地拧着螺丝,三下五除二就把拆开的矿灯装好了。“别看这矿灯小,对咱们工人可重要着呢!”张秋平笑着用抹布把修好的矿灯清理干净后放回矿灯充电架。“矿灯维修岗位是矿工眼睛的守护者。”工作以来,她谨记师傅对自己的教诲,每日循环往复于矿灯充电架的森林中,查看矿灯、擦拭灯架、检查充电指示、处理矿灯故障,用心守护着矿工的眼睛。

张秋平刚踏上矿灯维修岗位时,矿上使用的是老式酸性矿灯,矿灯蓄电池主要成分是硫酸溶液。“那时候工作不但辛苦,还很危险,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在灯房上班。”张秋平的徒弟巩翠翠说,“可是师傅却很固执,说什么都不走。她觉得这份工作很重要,自己必须留下来。”自1992年进矿,张秋平一直在机电科灯房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并创下了30年维修零失误的超长纪录。

“矿灯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有一丝的侥幸和拖延!”每天的班前会,张秋平总会不厌其烦地强调矿灯维修工作的重要性。矿灯房紧连着入井通道,是职工下井前的第一道安全保护线,也是最后一个后勤服务站。矿灯维护工作的好坏,影响着矿工下井的心情和作业的安全,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张秋平的同事项链说,“她不仅自己工作认真,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她经常说,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差错,给井下的矿工带来丝毫的安全隐患。”

以爱之名为安全助力

“她是我们矿灯房车间的主任、女工团队的带头人,还是我们矿的安全协管员,大伙都亲切地叫她‘张姐’。”说到师傅张秋平,巩翠翠满眼都是钦佩,“啥时候我也有这么厉害就好了!”

“师傅,下井辛苦了,赶紧喝杯冰镇的酸梅汤来降降温。下井干活的时候注意安全。”“师傅,坐下来吃块西瓜。我看你的衣服扣子掉了不少,帮你缝上。”……工作没多久,张秋平就加入到了女工协管员的队伍之中。由于工作场所在矿灯房,她就利用井口服务站这一平台,为职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严寒隆冬,张秋平早早煮上一锅红糖姜茶,或是提着一壶壶纯净的热水将奶粉慢慢融化,顶着等候大厅的穿堂风,把一杯杯热饮送到下井职工手中。她还时常化身为巧手裁缝,义务为矿工缝补工作服、钉上缺失的纽扣。今年一月份,张秋平发现来找她缝补衣服和扣子的工人突然变少了,打听后得知,采煤二队所在的7727工作面遇到了断层,为保障工作面生产安全,全队干部职工下得早、上得晚,没时间到她这里来缝补衣服了。于是,她便每天早来晚走,专门等采煤二队职工上井后帮他们缝补好衣服再回家。

不仅如此,张秋平还在矿嫂安全课堂和协管经验分享会上以矿工家属身份交流家庭安全的重要性,在“亲情零距离”矿嫂微信群里发布安全小知识、矿山建设新消息,协助矿工保管工具材料、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当好安全守卫者。为做好女工协管工作,张秋平参加了矿工会组织的“走千米巷道、知亲人辛苦”活动,下井体验矿工的工作环境。参加活动后,她更加坚定了干好矿灯管理工作的决心,保障职工在井下的安全。

矿灯的光芒虽然微弱,却如同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为职工带来光明。而张秋平正是这束光的守护者,30多年来,她成功修复了无数盏矿灯,用爱和坚守为下井职工照亮了平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