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从“站台”直达“院内”,儿童看病更便捷
南京开通第二条就医微循环公交专线
阅读数:228 本文字数:980
“上周六过来还是一路小跑,今天就有专车接送。‘小蓝鲸’儿童医院接驳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我们就医途中的快乐基地。”“以后带孩子来看病,再也不用抱着她吃力地走好远了,下了公交就是门诊,太方便了!”“再也没有开车来医院找不到停车位的烦恼了,小朋友很喜欢这辆外形可爱的公交车。”……4月1日6:50起,南京正式开通连接“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与“江东中路·元通南”的微循环公交B61路,一早乘坐这辆“宝宝巴士”的家长儿童对此赞不绝口,均表示“体验感超赞”。
今年3月初,南京开通了首条就医公交专线B15路,实现了从“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无缝衔接。地铁口直达门诊楼,为就诊患者省去了约20分钟的步行路程。此次开通的第二条就医微循环公交全长约5公里,服务时间为每天6:50—18:00,往返于“江东中路·元通南”和“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之间,中途不停靠其他站点。该线路配备3辆宝宝巴士作为运营车辆,车辆间隔10—15分钟/班,票价2元,乘客可享受政府各类优惠或免费乘车政策。当前数据显示,该线路日均客流量已突破1000人次。南京市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爱华说:“儿童医院河西院区每天的接诊量在6000到8000人之间,周末人流量更大。公交站台设在医院内部,紧靠住院部,儿童就医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管是车辆涂装、站台装饰还是车内布置,B61路公交沿线都充满着童趣和温馨。“B61路依旧使用7米级纯电动‘宝宝巴士’,车辆上‘小蓝鲸’卡通形象搭配粉嘟嘟、黄嫩嫩的车身,设置的特色站牌既方便家长快速识别,又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打卡点’。”据南京公交集团运营服务部线网规划工程师谢鑫介绍,运行车辆采用低地板无障碍设计,方便推车上下,车内还预留了专门的儿童推车空间。乘务人员以微巴士、微循环、微笑容“三微”服务,让每一趟出行都充满着人文关怀。
“我们将持续关注群众出行的品质化、精细化需求,使公交更多地深入城市的背街小巷、院区园区,真正实现市民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畅达。”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一支队大队长周巍建说,今年计划新增、优化30条公交线路,根据学生、老人等不同群体需求定制“通学线”“敬老线”等特色线路,并结合即将开通的地铁5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围绕“骨干+接驳”理念,形成以轨道交通、公交骨干线为“鱼骨”,微循环、接驳等公交支线为“鱼刺”,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体系。
记者 陶睿 通讯员 宁交执 种蕊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