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灌云:找准着力点,编织产业融合创新“三条链”
阅读数:247 本文字数:933
本报讯(通讯员 郭加庆 朱礼勇 特约记者 刘毅)近年来,灌云县总工会以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功立业技能提升、典型示范培育推广”等五大行动为抓手,找准“三向发力”着力点,编织助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三条链”,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爱岗敬业“人才链”。为深入实施“百千万”技能提升行动,灌云县总工会积极落实部门联动、企业联盟、职工参与“三项举措”,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赋能人才培育工程。新组建基层工会55家、工会联合会和行业联合工会各1家,发展会员5259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超1000人。同时,搭建示范引领平台,新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个、劳模工匠创新实践示范基地3个,实施劳模工匠重点创新项目6个。一季度,遴选1000名职工作为人才培育储备,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大讲堂6场,受训者达3000人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
建功创业“产业链”。该县以完善实施行业工会联合会运行机制、工会创新案例发布制度为抓手,大力推进“主题服饰”“电商”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建立主题服饰工会及行业联合工会、邀请名师培训服装创新设计等举措吸引人才回乡创业。目前,全县从事主题服饰的生产企业超1000家,集聚了5万余名服饰从业人员,培育技术骨干超3000名,培育销售网店近5000家,销售量占全球约70%,初步形成“来料加工、电商运营、订单销售、仓储物流”全产业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主题服饰产业聚集发展区。
现代产业“创新链”。该县强化“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突出“强组织、重指导、提素质”,积极实施载体搭建、师徒结对、传技授业、技能竞赛“四轮驱动”。聚焦开发区、产业区、各大园区、街道以及50人以上非公企业,突出18个重点领域,完善建立“1+N”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工作机制,组织劳模工匠分片分组分区域,定单位定场所定“传帮带”对象,开展“五进”活动。劳模工匠为1300余名职工举办拜师活动4次,组建由12名劳模先进带头的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深入全县416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农机农技、电工、叉车工等技能指导134场次,指导培训5600人次。连续开展灌云县首届及第二届“云山工匠”技能大赛6场次,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传技、以赛聚“才”。通过“四轮驱动”为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问题44个,帮助356名企业职工提升技术水准,为全县已培育的“主题服饰”“鹰游纺织”“科伦多食品”等10条超百亿元的现代产业链筑牢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