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化解“烦薪” 保障“议薪” 破解“欠薪”
淮安:三大实招解决职工“薪”事
阅读数:373 本文字数:1046
本报讯 (通讯员 吴新宇 张强 卢克余)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三大实招,有效化解职工“烦薪”事、保障“议薪”权、破解“欠薪”事,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该市总工会开展“尊重劳动依法维权”行动,大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同时,强化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畅通集体协商渠道,积极推动用人单位内部建立完善劳资沟通协商机制,指导企业建立一线职工、技能人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制度,推行集体合同审查告知承诺制改革。尤其在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实现了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其中,“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超80%的产改试点企业,惠及职工超4万人,试点企业技术工人月工资平均增幅达8%。
同时,该市总工会积极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和职工群体的多元需求,有力有效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坚持示范引领、分类施策,进一步扩大职代会、厂务公开的建制覆盖,推动制度实施更加规范。对国有企业完善多层级职代会制度,保障职工知情权和参与权;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以普遍建制为重点,广泛开展协商恳谈;对“两新”组织、中小微企业,通过深化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扩大民主管理的有效覆盖。其中,涟水县总工会把工资集体协商纳入职代会、厂务公开重要内容,全县企事业单位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公开的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协议885家,覆盖职工7万多人,签订率达94.65%。其中,有532家企业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建立了工资与技能等级挂钩的“能级工资”制度,使职工收入分配更加规范合理。
另外,该市总工会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工商联”六方联动机制,以健全调解、仲裁、诉讼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重点,深化源头治理,强化协同联动,并出台《关于完善“调裁审一体化”机制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市劳动争议案件法律援助“四方街接”机制》《关于加强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办法》等文件。其中,建立“工会+检察”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工会+仲裁+法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农民工欠薪防控体系。
该市还在市劳动仲裁院和职工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和调解站,制定《工作指引》,聚焦仲裁立案前这一时间节点,加大欠薪争议等调解力度。仅去年就为1500余家企业和600余名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帮助541名农民工追讨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