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轮换读书快又多
本文字数:991
谢文龙
这一两个月来,我读书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以前一个月平均最多读5本书左右,这一两个月平均都在8本以上。不仅数量多了,书的内容记得也很牢。原因就是我不再像以往那样盯着一本书读,读完这一本,才会读下一本,而且是两三本书轮换着读,就像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一样。
我读书的范围比较广,小说、散文、人物传记……甚至连《西厢房》《窦娥冤》这样的戏曲剧本也会拿来读。如果是读小说,总想尽快知道故事结局,阅读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到了故事高潮部分,甚至熬夜看。如果是读知识性较强的书籍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阅读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看不到一会儿,就感觉累,脑子不够用,只好放下书,做其他事。在读《世说新语》时,我就被书中人物的各种关系、人生经历、个性特点搞得“头大”,甚至把各种人物关系专门写下来,这样才理解。而且,还要对照原文、词语解释、全文翻译和译注者解读来理解书中人物的品评,一天都看不了几页。
这样的读书方法,一个月的读书数量完全取决于书中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我的接受理解程度。再加上我必须要把手中的书读完,才会找新书读,效率特别低。这样的读书方法不利于我提升阅读量,也不利于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在家读了一会儿古文书,实在读不下去,就换了一本散文集来读,没想到一会儿就读了将近三分之一。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又拿了一本小说读,读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非常顺畅。晚上,又继续读古文书,读了几章节,再换散文集。睡前,又翻了40多页当天读的小说。3本书轮换着读,2天读完了散文和小说,又换新书读,10天时间终于读完了古文书。在这10天内,我一共读了5本书。
前阵子,陪孩子去学羽毛球,我在等他的1个小时里读了程章灿的随笔集《山围故国》,只用了5天共5个小时时间就读完了。回到家中,继续读其他书。这个事又让我尝到了轮换读书的甜头。现在,我车子里有书、办公室里有书、床头柜上有书,出去开会、外出旅游带书(在乘坐交通工具或者等人时读),各种书触手可及。在哪个场合就读提前备在那里的书,有多少时间(如陪孩子打球)就读厚薄不同的书。既把时间充分利用好,又通过几本书轮换着读提高效率。
各种书轮换着读,并没有影响书本内容的连贯性。相反,通过间断式的阅读,每次温习旧的内容,再读一些新的章节,印象反而更深。
读书的方法千千万,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有利于提高阅读数量和效率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比如我又快又多的轮换读书就是适合自己的好方法。